中秋与国庆双节叠加,阖家团圆的温馨氛围中,老年人的健康养生尤为重要。随着年龄增长,老人身体机能逐渐衰退,消化、骨骼、心血管等系统对节日期间的饮食、作息变化更为敏感。双节期间,既要让老人享受团圆的快乐,也要做好健康防护。以下从饮食、出行、禁忌三方面给出实用建议,助老人平安愉快度过佳节。
在饮食方面,应遵循“软、淡、匀”的原则。老人牙口多有松动或缺失,肠胃蠕动变慢,应选择质地软烂的食物。烹饪时可将肉类炖烂、蔬菜煮软或制成泥状,如清蒸鱼、炖排骨、冬瓜汤、南瓜泥等。避免油炸、酥脆的食物,如炸鸡、坚果(未磨碎)等,以防划伤口腔黏膜或难以消化。水果可切成小块或榨汁(需保留果渣),方便咀嚼和吸收。节日菜肴易偏重油、重盐、重糖,老人需控制摄入量。过多盐分可能导致血压波动,过量糖分易引发血糖升高,油腻食物则会增加血脂异常风险。烹饪时应少放盐、酱油、糖,多用天然香料如葱、姜、蒜提味。避免饮用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可选择温开水、淡茶水或温和的养生汤品。节日期间聚餐频繁,老人容易出现暴饮暴食或进食不规律的情况。应保持三餐定时定量,每餐吃到七八分饱即可。进食时细嚼慢咽,每口食物咀嚼15-20次,有助于消化液分泌,减轻肠胃压力。若聚餐时菜肴较多,可每样少量品尝,避免单一食物过量摄入。
出行方面,要牢记“慢、稳、暖”的要点。老人关节灵活性下降,平衡能力减弱,行动时务必放慢速度。上下楼梯、过马路、乘坐交通工具时,家人应在旁搀扶或提供扶手。选择舒适防滑的鞋子,避免穿拖鞋、高跟鞋👠外出。若老人有骨质疏松等问题,外出时可携带轻便的助行器,增加稳定性。规划出行路线时,应选择路程较短、人流量较少的目的地,避免长时间乘车或徒步。行程安排不宜紧凑,每天预留充足的休息时间,中午可适当午睡30分钟,恢复体力。乘坐交通工具时,优先选择靠窗、方便上下的座位,途中多提醒老人活动四肢,促进血液循环。双节期间正值秋季,昼夜温差较大,老人抵抗力较弱,易受风寒侵袭。外出时应根据天气情况及时增减衣物,携带轻便的外套🧥或围巾🧣,避免因受凉引发感冒、关节疼痛等问题。尤其在室内外温差大的场所,如商场、酒店等,更要注意保暖,防止冷热交替导致身体不适。
12全文共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