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咙上的白色米粒状物质可能是扁桃体结石或脓栓,可以通过漱口、棉签清理、专业器械取出等方式去除。扁桃体结石主要由食物残渣、细菌和脱落细胞堆积形成,通常伴随口臭或异物感。
使用温热的生理盐水每日漱口3-4次,有助于松动并冲刷扁桃体隐窝内的结石。盐水浓度建议为0.9%,接近人体渗透压,可减少黏膜刺激。这种方法适合体积较小、位置较浅的结石,需坚持1-2周见效。如果合并咽喉炎症,可以配合医生开具的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辅助消炎。
洗净双手后,用消毒棉签轻轻按压结石周围的扁桃体组织,使结石自然脱出。操作时需对着镜子确保光线充足,避免用力过猛导致黏膜出血。此方法适用于突出于隐窝口的可见结石,若结石位置较深或引发明显疼痛应立即停止,防止感染扩散。
耳鼻喉科常用专业吸引器配合弯头吸管,在直视下精准吸出深部结石。该操作需由医生完成,可彻底清理隐窝内顽固性结石,同时检查是否合并慢性扁桃体炎。治疗过程约5-10分钟,术后可能需短期使用西地碘含片预防感染。
针对反复发作的扁桃体结石,可以采用二氧化碳激光消融隐窝开口。激光产生的热效应能使隐窝表面黏膜纤维化,减少杂质堆积空间。该治疗需局部麻醉,术后2-3天需进食流质,配合使用康复新液促进创面愈合。
当结石合并慢性扁桃体炎、每年发作超过四次时,可以考虑扁桃体全切术。目前多采用低温等离子刀切除,具有出血少、恢复快的特点。术后需住院观察2-3天,使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预防感染,疼痛明显时可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
日常应注意保持口腔卫生,使用软毛牙刷清洁舌苔,饭后用清水漱口。饮食避免辛辣刺激及高糖食物,多饮水有助于减少口腔细菌繁殖。若白色颗粒伴随发热、吞咽困难或颈部淋巴结肿大,可能提示链球菌感染,需及时就医进行咽拭子检查。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可增强免疫力,降低扁桃体炎复发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