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将至,不少人早已规划好出行路线,准备奔赴诗和远方。但对于“晕车星人”来说,漫长的旅途却成了“煎熬”——头晕、恶心、呕吐、出冷汗等不适症状,让原本期待的旅程大打折扣。其实,晕车的本质是身体感官信息不协调引发的“感知冲突”,只要掌握科学的应对方法,就能有效缓解不适。晕车怎么缓解?下面就为大家介绍4个简单易行的出行救星技巧,让你轻松告别晕车困扰。
一、先搞懂:为什么会晕车?
在了解缓解方法前,我们先明确晕车的核心原因。人体的平衡感由内耳前庭系统、视觉系统和躯体感觉系统共同维持:内耳前庭负责感知头部运动和重力变化,视觉系统捕捉外界环境的动态,躯体感觉系统则感知身体与接触物的位置关系。当乘坐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时,内耳前庭会感受到频繁的颠簸和转弯刺激,但如果此时眼睛盯着车内静止的手机、书籍,或处于闭眼状态,视觉系统传递给大脑的“静止信号”就会与前庭系统的“运动信号”产生冲突。大脑接收到矛盾信息后,会误以为身体出现“中毒”等异常情况,进而触发恶心、呕吐等保护性反应,这就是晕车的主要机制。
2.口含姜片:通过味觉与嗅觉双重舒缓
生姜中含有的姜辣素和姜烯酚等成分,具有一定的提神醒脑、缓解恶心的作用。出行前可准备几片新鲜生姜,洗净切片后用纱布包裹,或直接含在舌下。当感到轻微头晕、恶心时,轻轻咀嚼姜片,让姜的辛辣味和清香气味刺激口腔黏膜和鼻腔嗅觉神经,通过神经反射抑制呕吐中枢的兴奋。需要注意的是,生姜性温,若本身容易上火或有口腔溃疡,可适当减少含服时间,或选择将姜片贴于肚脐处,同样能起到一定的缓解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