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和糖尿病可以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口服降糖药、胰岛素治疗、降压药物以及手术治疗等方式控制。高血压可能与遗传、高盐饮食、肥胖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头晕、心悸等症状;糖尿病则常由胰岛素抵抗或胰腺功能受损引起,典型症状包括多饮、多尿、体重下降。
调整饮食结构对这两种疾病至关重要。高血压患者应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食盐量不超过5克,并避免腌制食品。糖尿病患者需控制碳水化合物比例,选择低升糖指数的食物如燕麦、糙米。两者均需增加蔬菜水果摄入,补充钾、镁等微量元素。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这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和血管弹性。
二甲双胍片是2型糖尿病的一线用药,通过抑制肝糖原输出来改善血糖。格列美脲片可以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但需要注意低血糖风险。阿卡波糖片能延缓肠道碳水化合物吸收,在餐时嚼服可降低餐后血糖峰值。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如达格列净片,通过促进尿糖排泄来降糖,同时具有减轻体重的作用。使用这些药物时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和血糖变化。
对于1型糖尿病和晚期2型糖尿病患者,需要外源性胰岛素替代治疗。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如门冬胰岛素注射液起效快,用于控制餐后血糖。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甘精胰岛素注射液作用平稳,提供基础胰岛素需求。预混胰岛素制剂如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合注射液可以兼顾基础和餐时需求。胰岛素治疗过程中需配合血糖监测调整剂量,注意注射部位轮换以避免脂肪增生。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培哚普利片,通过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来降低血压,对糖尿病肾病有保护作用。钙通道阻滞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可松弛血管平滑肌,适合老年高血压患者。利尿剂氢氯噻嗪片通过排钠利尿减少血容量,但长期使用需监测电解质。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缓释片适用于合并冠心病的患者,但可能掩盖低血糖症状。降压方案应根据个体情况制定,多数患者需要联合用药。
12全文共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