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可能加重心脏病风险,主要危害包括诱发心律失常、升高血压、损伤心肌、加重心力衰竭及增加猝死概率。心脏病患者应严格限制饮酒。
酒精可直接干扰心脏电信号传导,导致心房颤动等心律失常。长期饮酒者可能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严重时需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控制。急性酒精中毒还可能引发致命性室性心动过速。
酒精会刺激交感神经兴奋,促使血管收缩和体液潴留,导致血压短期内快速上升。高血压患者饮酒后收缩压可升高10-20毫米汞柱,增加脑出血、主动脉夹层等急症风险。降压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
乙醇代谢产物乙醛可破坏心肌细胞线粒体功能,长期饮酒会导致酒精性心肌病。患者可能出现心脏扩大、射血分数下降,需使用改善心功能的药物。心肌纤维化病变严重者需进行心脏移植评估。
酒精的利尿作用可能引发电解质紊乱,加重心衰患者水肿和气促症状。饮酒后心脏负荷增加会加速心室重构,需联合使用相关药物。终末期心衰患者饮酒可能诱发心源性休克。
酗酒者冠状动脉痉挛风险显著增高,可能引发急性心肌梗死。酒精与抗血小板药物相互作用还会影响治疗效果。冠心病患者即使少量饮酒也可能触发恶性心律失常,建议完全戒酒并使用预防血栓的药物。
心脏病患者应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每日酒精摄入量不宜超过15克。建议选择低度酒并避免空腹饮用,同时定期监测心电图和心脏超声。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时须立即就医,避免自行服用药物掩盖病情。日常可适当补充辅酶Q10胶囊保护心肌,但所有用药均需经心血管专科医生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