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高血压引起的眼底病通常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这些病症与长期血糖血压控制不佳有关,表现为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通过眼底检查明确诊断。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高血糖导致视网膜血管通透性增加,出现微动脉瘤、出血渗出。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发生视网膜缺血,诱发新生血管形成,最终导致玻璃体积血或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早期可通过控制血糖血压延缓进展,中晚期需激光治疗或玻璃体切除术。常用检查手段包括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源于长期血压升高,视网膜动脉出现痉挛硬化,表现为动脉变细、动静脉交叉压迫。严重时发生视网膜水肿、出血棉絮斑。控制血压是关键治疗措施,急性期需降压治疗防止视神经缺血。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不同,该病变在血压控制后部分改变可逆,但长期未控制可能造成视神经萎缩。
两类眼底病变均需定期复查眼底,建议每3-6个月检查一次。日常生活中需严格监测血糖血压,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避免剧烈运动引发眼底出血。戒烟限酒,控制体重,保证充足睡眠。出现突然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症状应立即就诊眼科,避免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