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中出现尿酮体可以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适度运动、监测血糖和就医治疗等方式改善。尿酮体阳性可能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饥饿性酮症、高脂低碳水饮食等因素有关。
适当增加碳水化合物摄入有助于减少酮体生成,每日主食量建议达到150-200克。避免长期严格低碳水饮食,可选用全谷物、薯类等低升糖指数食物。若因呕吐或厌食导致摄入不足,需少量多餐补充易消化食物如米粥、面条。
每日饮水2000-3000毫升可促进酮体排泄,分次饮用温水或淡盐水。合并呕吐腹泻时需口服补液盐防止脱水。糖尿病患者出现酮症时宜选择无糖电解质饮料,避免含糖饮品加重代谢紊乱。
高强度运动可能加剧酮体产生,建议改为快走、瑜伽等低强度活动。1型糖尿病患者运动前需检测血糖,低于5.6mmol/L时应补充碳水化合物。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避免长时间空腹运动。
糖尿病患者需每日检测空腹及餐后血糖,使用血糖仪记录波动情况。若随机血糖持续超过13.9mmol/L伴酮体阳性,提示胰岛素不足。妊娠期妇女出现尿酮体需加强血糖监测,警惕妊娠糖尿病恶化。
合并多饮多尿、呼吸深快、意识模糊等症状需急诊处理。医生可能开具胰岛素注射液控制血糖,静脉输注氯化钠注射液纠正脱水,碳酸氢钠注射液用于严重酸中毒。长期酮尿症患者需完善糖化血红蛋白、C肽等检查明确病因。
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节食或暴饮暴食。糖尿病患者应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出现乏力、恶心等不适时及时检测尿酮体,妊娠期女性♀️及儿童群体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储存尿液检测试纸需避光防潮,检测时严格按说明书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