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导致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五年总体存活率仅为34%。这一阶段常常伴随多种并发症,如腹水、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和肝肾综合征等。其中,肝肾综合征预示着短期内死亡率高达95%,而肝性脑病是导致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死亡的最常见原因。如果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可能会导致出血性休克,若抢救不及时则可能危及生命。慢性乙肝病毒感染可导致肝硬化,从代偿期逐步发展至失代偿期,即俗称的肝硬化晚期。
早期肝硬化患者可能出现脾大的情况。如果未得到及时治疗,病情会进一步恶化,进入失代偿期,表现为腹水、下肢浮肿、黄疸、消化道出血等症状,甚至有发展成肝癌的风险,预后通常较差。因此,早期发现并治疗非常重要。在肝硬化早期进行针对性治疗可以有效预防病情加重,并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中晚期时,肝脏体积明显缩小,脾脏继续增大。
肝硬化腹水晚期患者常伴有鼻腔出血、牙龈出血等多种出血症状,尤其在刷牙时更为明显。此外,还可能出现肝性脑病、酸碱平衡紊乱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代谢性酸中毒或呼吸性碱中毒,甚至肝性昏迷。患者还会感到腹部胀痛,尤其是在进食后更加明显。晚期肝硬化腹水患者常见的消化道症状包括食欲减退、饭量减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