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发作时,可以通过休息调整呼吸、紧急就医、药物复律、电复律、射频消融手术等方式治疗。通常由高血压、冠心病、心脏瓣膜病、甲状腺功能亢进、酗酒等原因引起。
房颤发作时应立即停止活动,采取坐位或半卧位,通过缓慢深呼吸帮助稳定心率。避免情绪激动或用力动作,可尝试按压眼球或颈动脉窦反射,但需在医生指导下学习。此方法适用于偶发且症状较轻的房颤,若15分钟内未缓解需就医。
若出现持续心悸、胸痛、呼吸困难或晕厥,须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急诊科医生会通过心电图确认房颤类型,静脉注射胺碘酮注射液或普罗帕酮注射液进行药物复律,同时监测血压和血氧饱和度。合并心力衰竭或血压骤降时可能需要紧急电复律。
持续性房颤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如盐酸胺碘酮片用于维持窦性心律,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控制心室率,华法林钠片预防血栓形成。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INR值和心电图,观察有无牙龈出血、皮肤瘀斑等出血倾向。
对于药物无效的房颤,可在全身麻醉下进行同步直流电复律,使用100-200焦耳能量恢复窦性心律。术前需经食道超声排除左心房血栓,术后继续服用抗凝药物4周。该方法即刻成功率较高,但半年内复发概率较大。
反复发作的阵发性房颤可选择导管射频消融术,通过三维标测系统定位肺静脉异常放电灶,用射频能量隔离病灶。术后需服用胺碘酮片3个月预防复发,成功率可达60-80%。该手术可能出现心包填塞、肺静脉狭窄等并发症。
房颤患者日常应限制咖啡因和酒精摄入,每日食盐量不超过5克。建议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心律失常。定期监测血压和心率,随身携带病历卡注明用药信息。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者需严格控制基础疾病,每3-6个月复查心脏超声和动态心电图。若出现脉搏不规则或乏力加重应及时心内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