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肚子硬可能是积食的表现,但也可能与其他因素有关。积食通常由喂养不当、消化功能未完善等原因引起,可能伴随腹胀、哭闹、食欲下降等症状。如果婴儿出现持续肚子硬、呕吐、发热等情况,应及时就医排查肠梗阻、先天性巨结肠等疾病。
婴儿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胃容量小且肠道蠕动能力弱,过量喂养或奶粉冲调过浓可能导致食物滞留。母乳喂养时母亲饮食过于油腻,或过早添加辅食也可能引发积食。表现为腹部触诊有硬块、排便间隔延长、大便酸臭带奶瓣。可以尝试顺时针按摩腹部促进肠蠕动,适当减少单次喂养量并增加喂养次数。
便秘会使结肠粪便堆积导致下腹发硬,需观察排便性状是否干结。肠胀气多因吞入空气或乳糖不耐受,表现为肚脐周围鼓胀、拍打呈鼓音。严重情况如肠套叠会出现果酱样血便、阵发性哭闹,需紧急处理。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则表现为喷射状呕吐、右上腹橄榄形包块。
日常应注意记录婴儿进食量、排便次数及性状,喂养后竖抱拍嗝15分钟。母乳妈妈需避免食用豆类、洋葱等产气食物。若调整喂养方式后腹胀未缓解,或出现精神萎靡、尿量减少等脱水表现,应立即前往儿科就诊。医生可能通过腹部超声、钡餐造影等检查明确诊断,必要时使用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