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捂秋冻”是传统养生理念,但“秋冻”并非盲目挨冻,尤其到了深秋,气温骤降、寒意渐浓,若“秋冻”过度,易导致寒邪侵袭,引发感冒、关节痛、呼吸道疾病等问题。深秋养生日益讲究“辨证施冻”,需根据个人体质选择合适的保暖方式,同时搭配润肺食谱,在抵御寒意的同时滋养肺脏,才能更好地适应季节变化,为过冬打下坚实基础。秋冻的正确方法是什么?
一、深秋“秋冻”过度的危害:寒邪侵袭,百病丛生
深秋时节,昼夜温差可达10℃以上,且冷空气活动频繁,人体皮肤腠理逐渐收缩。此时若仍坚持“秋冻”不添衣,寒邪易从皮肤、口鼻侵入体内:一方面会刺激呼吸道黏膜,导致气管痉挛,诱发或加重咳嗽、哮喘等肺部疾病;另一方面会影响关节气血运行,引发关节疼痛、僵硬等不适;对于体质虚弱者,还可能导致感冒频发,甚至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得不偿失。
3.热性体质:短暂“秋冻”,及时调整
此类人群平时易上火、怕热、易出汗。深秋初期可适当“秋冻”,减少衣物穿着,让身体排出多余内热。但当气温明显下降或出现怕冷、打喷嚏等不适症状时,需立即增添衣物,避免寒邪入体。同时,应避免因“秋冻”导致出汗后受凉,出汗后及时更换干燥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