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虚和脾虚可能导致肥胖,可以通过饮食调理、中药调理、运动干预、针灸治疗、推拿治疗等方式改善。气虚和脾虚通常由饮食不节、过度劳累、情志失调、久病体虚、先天不足等原因引起。
气虚脾虚型肥胖患者应避免生冷油腻食物,适量食用山药、莲子、芡实等健脾食材。可以将薏苡仁30克与粳米煮粥,每周食用3-4次。饮食应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晚餐不宜过晚。长期坚持有助于恢复脾胃运化功能,改善水湿停滞导致的虚胖。
在医生指导下,患者可以使用参苓白术颗粒、补中益气丸、香砂六君丸等中成药。参苓白术颗粒含人参、白术等成分,能补脾胃益肺气,适用于食少便溏者。补中益气丸具有调补脾胃作用,适合气短乏力症状明显者。需要注意的是,在感冒发热时暂停服用,服药期间忌食萝卜。
建议选择『八段锦』、太极拳等温和运动,每周练习4-5次,每次30分钟。『八段锦』中的"调理脾胃须单举"动作能直接刺激脾胃经络。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为宜,避免剧烈运动耗气。长期坚持可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水谷精微运化,减少脂肪堆积。
针灸治疗主要取穴足三里、中脘、脾俞等,隔日治疗1次。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针刺可健脾胃补中气。中脘为胃之募穴,艾灸能温补脾阳。一般10次为1疗程,通常需要2-3个疗程。治疗期间可能出现局部酸胀感,属于正常针感反应。
推拿治疗可以采用摩腹、捏脊等手法,每日晨起空腹进行。顺时针摩腹100次可促进胃肠蠕动,逆时针摩腹50次能健脾止泻。捏脊时沿脊柱两侧膀胱经从下至上提捏,反复3-5遍。推拿能疏通经络,调节脾胃功能,需由专业医师操作。
气虚脾虚型肥胖患者需建立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伤气。保持情绪『舒畅』,避免忧思伤脾。日常可以用黄芪10克泡水代茶饮,但阴虚火旺者慎用。每餐七分饱,细嚼慢咽,饭后缓行百步。若调理3个月未见改善,或出现明显水肿、气短加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其他内分泌疾病。日常可按摩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每次按压3-5分钟,以局部酸胀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