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是血液中脂肪类物质的统称,包括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等。如今不少中青年因饮食油腻、缺乏运动、作息不规律等原因出现血脂超标问题,但常因无明显不适而忽视。长期血脂超标会像“隐形杀手”般损伤身体,老了后易引发多种严重健康问题。
血脂超标的中青年,老了后可能面临心血管疾病风险剧增的问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会在动脉血管壁沉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随着年龄增长,这些斑块逐渐增大、变硬,导致冠状动脉狭窄,从而引发冠心病,出现胸痛、胸闷、心悸等症状,严重时可能诱发心肌梗死,危及生命。同时,血管弹性下降还会增加高血压的风险,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
脑血管也会因脂质沉积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脑血管狭窄或堵塞。老了后可能引发缺血性脑卒中(中风),表现为肢体麻木、言语不清、半身不遂等症状。若斑块破裂引发血栓,还可能导致急性脑梗死,留下终身残疾甚至死亡。此外,长期血脂异常还会增加脑出血的风险。
中青年血脂超标常伴随肥胖、胰岛素抵抗,这些问题在老年时会进一步加剧,易发展为2型糖尿病。高血糖与高血脂相互作用,双重损伤血管和器官,增加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的风险。脂质代谢异常还可能导致脂肪肝,长期发展会引发肝硬化,严重影响肝脏功能。
长期血脂超标还会导致外周动脉粥样硬化,老了后可能出现下肢血管狭窄,表现为腿部发凉、麻木、间歇性跛行(走路时腿部疼痛,休息后缓解)。严重时可能因肢体缺血导致组织坏死,甚至需要截肢。血脂异常还可能影响关节健康,增加骨关节炎的发病风险,导致关节疼痛、活动受限。
中青年血脂超标的早期信号不容忽视。眼睑周围出现黄色或橙色的扁平丘疹、斑块(睑黄瘤),或手肘、膝盖、臀部等部位出现黄色结节(黄瘤),提示可能存在血脂异常。长期血脂超标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速度减慢,大脑供血供氧不足,容易出现头晕、头痛、记忆力下降、精神萎靡、乏力等症状,尤其在早晨起床后或久坐后明显。血脂超标常伴随肥胖,会增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风险,表现为睡觉时打鼾严重、呼吸暂停、憋醒,长期如此会进一步加重血脂异常,形成恶性循环,还会影响睡眠质量,导致白天嗜睡。
12全文共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