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厌食可能由生理性厌奶期、喂养方式不当、微量元素缺乏、胃肠道疾病和心理因素等原因引起。通过调整喂养习惯、补充营养、治疗原发病等方式可以改善这种情况。
4-6个月的婴儿可能会经历短暂的厌食期,这与他们的生『长发』育速度减缓有关。婴儿在吃奶时注意力分散但精神状态正常,体重增长稳定。这种情况下无需特殊干预,可采用少量多次的方式喂养,避免强迫进食。
喂养方式不当也会导致婴儿厌食。例如,奶嘴孔径不合适、辅食添加过早或过晚、进食环境嘈杂等。家长应选择适合婴儿年龄的奶嘴,并在4-6个月时逐步添加强化铁米粉等辅食,保持安静的喂养环境。
微量元素缺乏也是原因之一。锌缺乏会降低味觉敏感度,而铁不足可能导致异食癖。可以通过血清检测确认微量元素水平,并遵医嘱补充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右旋糖酐铁口服液等,同时增加红肉、动物肝脏等富含微量元素的食物。
胃肠道疾病如胃食管反流和牛奶蛋白过敏也可能导致婴儿厌食。这些疾病常伴随吐奶、腹泻等症状。对于胃食管反流,可以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菌群;牛奶蛋白过敏则需更换深度水解配方奶粉,必要时进行过敏原检测。
心理因素也不容忽视。强迫喂食、进食时训斥等行为可能引发婴儿抵触情绪。家长应保持耐心,建立固定的进食仪式感,用鲜艳餐具吸引婴儿注意力,避免在婴儿困倦或哭闹时强行喂养。
日常应注意记录婴儿的进食量与生『长发』育曲线,选择宽口径奶瓶减少吞气,辅食添加遵循由稀到稠的原则。如果婴儿持续拒食超过一周或伴有发热、呕吐、体重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就诊儿科或儿童消化科,排除肠套叠、先天性代谢异常等疾病。哺乳期的母亲也需保持饮食均衡,避免摄入过多辛辣刺激食物影响乳汁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