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败血症的典型症状包括发热或体温不升、喂养困难、黄疸加重、呼吸急促或暂停、反应低下。这些症状可能由细菌感染、免疫系统不成熟、早产、胎膜早破、医疗器械污染等因素引起。
约60%的患儿会出现发热或体温低于36摄氏度,这与病原体释放致热原或体温调节中枢受损有关。需要立即进行血培养及炎症指标检测,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曲松钠等。早产儿更容易出现体温不升的情况,需配合暖箱保暖。
喂养困难表现为拒奶、吸吮无力或呕吐,这与全身炎症反应导致胃肠功能紊乱相关。可以通过鼻饲喂养保证营养,同时静脉补充葡萄糖电解质溶液。母乳喂养者需加强乳房产褥期护理,避免乳腺炎继发感染。
黄疸进展表现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或原有黄疸急剧加重,血清胆红素每日上升超过5mg/dl。溶血性链球菌等病原体破坏红细胞所致,需光疗干预,严重时需换血治疗。监测肝功能及凝血功能也非常重要。
呼吸异常表现为呼吸频率超过60次/分或出现呼吸暂停,常见于B族链球菌感染引发的肺炎。需要氧疗支持,必要时机械通气。肺部听诊可闻及湿啰音,胸片显示斑片状浸润影。
反应低下表现为肌张力减退、哭声微弱或嗜睡,提示中枢『神经系统』受累。需要进行脑脊液检查排除化脓性脑膜炎。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可辅助治疗,避免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
日常护理需维持适宜环境温度,严格手卫生消毒。母乳含免疫球蛋白可增强新生儿抵抗力,建议坚持喂养。接触患儿前后需用含氯消毒剂洗手,奶具需高压灭菌。密切观察皮肤颜色、脐部渗液及大小便性状,记录每日体重变化。出现抽搐、前囟膨隆等危重症状时需立即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