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冰箱,发现一盒过期一个月的牛奶,倒掉觉得可惜,喝又担心不安全,不少人在这种情况下犯了难。牛奶过期后,还能不能喝?喝了会有什么后果?今天就来揭开真相,让你不再纠结!
一、牛奶过期后的变质过程
(一)微生物大量繁殖
牛奶富含蛋白质、脂肪、乳糖等营养物质,是微生物生长的良好培养基。牛奶的保质期是基于其在特定储存条件下,微生物数量保持在安全范围内设定的。一旦过期,原本存在于牛奶中的细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李斯特菌等,会在适宜的温度和环境下大量繁殖。以大肠杆菌为例,在合适条件下,每20分钟左右就能繁殖一代。随着细菌数量不断增加,它们会分解牛奶中的营养成分,产生各种代谢产物,导致牛奶变质。
(二)营养成分变化
过期过程中,牛奶中的蛋白质会发生变性,失去原有的营养价值,且难以被人体消化吸收。脂肪会被微生物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产生酸败气味;乳糖则会被发酵,产生乳酸等酸性物质,使牛奶的酸度增加,口感变酸。原本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不仅无法发挥作用,还可能因变质产生有害物质,危害身体健康。
二、饮用过期一个月牛奶的危害
(一)引发胃肠道不适
饮用过期一个月的牛奶,大量有害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进入人体,直接的影响就是引发胃肠道问题。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这是因为肠道受到细菌和毒素的刺激,蠕动加快,导致消化功能紊乱。严重时,腹泻可能会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出现口干、眼窝凹陷、乏力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甚至会危及生命。
(二)感染致病菌风险
过期牛奶中的致病菌,如李斯特菌,对人体健康威胁较大。李斯特菌能在低温环境下生长繁殖,即使牛奶放在冰箱冷藏,过期后也可能存在大量李斯特菌。感染李斯特菌后,免疫力较低的人群,如孕妇、老人、儿童,可能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孕妇感染可能导致流产、早产、胎儿感染;老人和儿童感染后,可能引发脑膜炎、败血症等严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