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得甲减可能是暂时的,也可能是长期的,具体情况需结合病因和甲状腺功能恢复情况判断。妊娠期甲减常见于甲状腺激素需求增加导致的相对不足,部分患者在产后可自行恢复;若由桥本甲状腺炎等自身免疫疾病引起,则可能持续存在。
妊娠期生理变化可能导致暂时性甲减。孕期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会刺激甲状腺,部分孕妇可能出现一过性甲状腺功能异常,这种状况通常在妊娠中期缓解。胎儿发育需要母体提供更多甲状腺激素,当碘摄入不足或甲状腺代偿能力有限时,会出现暂时性甲减,产后激素水平恢复正常后症状多可消失。此类情况需定期监测促甲状腺激素和游离甲状腺素水平,多数无须终身服药。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引起的甲减往往持续存在。桥本甲状腺炎患者体内存在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会持续破坏甲状腺组织,导致永久性功能减退。这类患者妊娠期甲减症状可能加重,产后仍需长期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维持治疗。放射性碘治疗或甲状腺手术后的甲减也属于不可逆改变,孕妇需终身替代治疗。甲状腺功能异常具有遗传倾向,此类患者产后应持续随访。
建议孕妇在孕早期进行甲状腺功能筛查,确诊甲减后遵医嘱调整左甲状腺素剂量。日常需保证碘盐和海带紫菜等含碘食物摄入,避免过量食用卷心菜木薯等致甲状腺肿物质。产后6周应复查甲状腺功能,由医生评估是否需要继续用药。哺乳期用药安全性已得到证实,无须因喂养中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