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虚是中医术语,指血液亏虚导致脏腑、经络、形体失养,常表现为面色萎黄或苍白、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发麻等症状。除了遵循医嘱调理,饮食调整也至关重要。下面推荐一些有助于改善血虚的食物。
动物性食物是高效补血的选择。红肉如牛肉、羊肉、猪肉富含血红素铁,易于人体吸收。每100克牛肉含铁量约为2.8毫克,羊肉约为3.9毫克,猪肉约为1.6毫克。通过食用红肉,可以有效补充铁元素,促进血红蛋白合成,从而改善血虚症状。例如,可以将牛肉炖煮成软烂的牛肉汤,羊肉做成滋补的羊肉煲,猪肉与菠菜搭配炒制。
动物肝脏也是补血佳品,猪肝和鸡肝较为常见。每100克猪肝含铁量高达22.6毫克,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B族维生素及蛋白质等营养成分。这些营养成分协同作用,能更好地促进造血功能。不过,动物肝脏胆固醇含量较高,建议每周食用1-2次,每次50-100克即可。
动物血如猪血、鸭血同样富含血红素铁且脂肪含量低,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每100克猪血含铁量约为8.7毫克,鸭血约为30.5毫克。可以将动物血做成鸭血粉丝汤或猪血豆腐煲等菜肴,口感嫩滑,补血效果显著。
植物性食物也是天然的补血宝库。黑豆、红豆等豆类食物具有良好的补血功效。黑豆富含蛋白质、维生素B族、铁、钾等营养成分,在中医理论中还有补肾养血的作用。可以将黑豆泡发后煮成黑豆粥或打成豆浆饮用。红豆含有丰富的铁质,搭配红枣、莲子煮粥,既能补血又能健脾祛湿,适合女性♀️补血养颜。
干果类如红枣、桂圆、黑芝麻也是补血的好食材。红枣性温味甘,归脾、胃、心经,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功效。桂圆含有葡萄糖、蔗糖、蛋白质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能补益心脾、养血安神。黑芝麻富含铁和维生素E,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可以将红枣、桂圆、黑芝麻搭配制成五红汤,每天饮用一碗,坚持一段时间,血虚症状会得到明显改善。
12全文共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