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逛零食区,看着货架上的杏仁和巴旦木,是不是总感觉像在玩“大家来找茬”?包装相似、名字相近,甚至口感都有点像,不少人一不小心就买错!这俩“坚果兄弟”到底有啥区别?今天就来一场全方位大PK,从“出生”到“内涵”,扒得明明白白,以后买坚果再也不踩坑!
一、出身不同:来自不同“植物家族”
很多人以为杏仁和巴旦木是“近亲”,其实它们根本不是同一物种!杏仁是蔷薇科杏属植物杏或山杏的种子,而巴旦木学名为扁桃仁,属于蔷薇科桃属扁桃亚属。

从植物分类上看,它们就像同属一个“大家族”,但分属不同的“小家庭”,基因上的差异,也决定了它们在其他方面的不同之处。就好比表兄弟,虽然有相似的家族特征,但性格、特长各有不同。
二、外观差异:细节之处见真章
1、外壳形态
杏仁和巴旦木的外壳,是最直观的分辨点。杏仁的外壳一般较硬,表面光滑,纹路较少,呈长卵形,一端尖一端圆,个头相对较小。有些杏仁的外壳还带有一层褐色的薄皮,需要剥开才能吃到果仁。巴旦木的外壳则相对薄且脆,轻轻一捏就能打开,外壳表面有明显的蜂巢状孔纹,形状更接近椭圆形,个头比杏仁大一圈,整体看起来更扁平。
2、果仁模样
剥开外壳看果仁,区别也很明显。杏仁的果仁呈心形,一端尖细,一端圆钝,颜色多为浅黄或深黄色,表面有一层褐色的种皮,有些杏仁的种皮还带有微微的褶皱。巴旦木的果仁形状更扁长,颜色偏浅,多为浅棕色,种皮很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整体看起来更光滑。下次买坚果时,仔细观察这些细节,就能轻松区分它们啦!

二、营养成分:各有千秋的“健康担当”
1、蛋白质与脂肪
杏仁和巴旦木都是高蛋白、高脂肪的坚果,但具体含量有差异。每100克杏仁中,蛋白质含量约为21.15克,脂肪含量约45.4克,且多为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降低胆固醇,保护心血管健康。巴旦木的蛋白质含量稍高,每100克约含22.15克,脂肪含量约43.9克,同样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还含有丰富的亚油酸,对维持细胞正常功能、降低心脏病风险有帮助。从蛋白质和脂肪角度看,巴旦木在蛋白质上略胜一筹,而杏仁的脂肪含量稍高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