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逐渐下降,秋季腹泻也进入了高发爆发期,尤其是学校、幼儿园等人群密集场所,更容易出现聚集性病例。秋季腹泻发病急、传播快,不仅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还可能打乱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秩序。预防秋季腹泻的方法有哪些?对于学校和家庭而言,防控秋季腹泻无需复杂手段,抓住“洗手”和“消毒”这两个关键环节,就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为健康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
一、秋季腹泻高发,这些特点要警惕
秋季腹泻主要由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病原体引起,其中诺如病毒因传染性极强,是导致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聚集性疫情的主要“元凶”。其传播途径多样,可通过污染的食物、水、物品以及患者的呕吐物、排泄物等扩散,人群普遍易感,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抵抗力相对较弱,更容易中招。
从临床症状来看,秋季腹泻多表现为急性起病,伴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还会出现发热、头痛、乏力等全身不适。虽然多数患者病程较短,一周左右可自行康复,但剧烈的呕吐和腹泻容易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因此做好前期防控尤为重要。

2.掌握“七步洗手法”,洗手更彻底
单纯用水冲手无法有效去除病原体,必须采用“七步洗手法”并配合肥皂或洗手液,揉搓时间不少于20秒。具体步骤为: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必要时增加对手腕的清洗,交换进行。洗手后要用干净的毛巾或纸巾擦干,避免用脏手触摸清洁部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