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对老年人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低温环境下,老年人跌倒风险增加,心血管系统也面临严峻考验,心梗等急性事件发生率显著上升。在寒潮期间,做好防跌倒与防心梗的双重防护是保障老年人健康安全的关键。
寒潮之所以成为老年人健康的威胁因子,与低温对身体机能的影响及环境变化密切相关。低温会使老年人肌肉收缩能力减弱、关节灵活性降低,肢体协调性变差,导致行走不稳。血管收缩会引起血压波动,可能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增加跌倒概率。雨雪天气会使路面湿滑结冰,室内取暖设备使用导致地面干燥或衣物堆积,也可能成为跌倒的隐患。此外,寒冷刺激会使人体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心率加快、血管剧烈收缩,血压升高、心脏负荷加重。低温下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速度减慢,易形成血栓,堵塞冠状动脉。老年人血管弹性差、心血管基础疾病多,在这种情况下,心梗等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会显著上升。
为了防止跌倒,老年人需要从身体准备、环境改造和行为习惯调整三方面入手。外出时应穿戴保暖且轻便的衣物,选择防滑性好的鞋子,避免过厚衣物影响肢体活动。室内外温差大时,进出房间应缓慢过渡,给身体适应温度的时间,防止血压骤变引发头晕。起床、站立时遵循“三部曲”:平躺30秒、坐起30秒、站立30秒,再缓慢行走,避免体位性低血压导致跌倒。居家时,应及时清理地面水渍、杂物,在卫生间🚻安装扶手、放置防滑垫,卧室到卫生间🚻的通道保持光线充足。雨雪天气尽量减少外出,如需外出,选择人流少、路面已清理的路线,由家人陪同,避免在结冰路面行走。随身携带助行工具(如拐杖🩼),并佩戴标识有个人信息的卡片,以防意外发生。坚持适度室内运动,如太极拳、散步等,增强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但避免在清晨低温时段运动。定期监测血压、血糖,遵医嘱规律服药,避免因药物副作用(如头晕)增加跌倒风险。若出现头晕、乏力等不适,应立即坐下或躺下休息,避免强行活动。
12全文共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