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起,民航局禁止旅客携带无3C标识及被召回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这一政策实施后,多个充电宝品牌开始召回产品,监管部门需在保障充电宝安全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马亮建议,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确保安全,并提前做好服务。机场和航空公司可以在乘客订票值机时提供提醒,告知乘客检查充电宝的安全性。此外,可以提供简易的居家自测或核验机制,帮助乘客了解手中充电宝是否符合安全标准。这些看似微小的服务能够增强乘客的理解和支持,有助于更好地执行安全规定。
一些充电宝虽然有标识但未通过认证,或是认证不安全的产品仍然存在。这反映出部分商家明知法律规定却故意违规。因此,需要尽快出台相关制度,对漏洞进行严格监管并加大处罚力度。消费者也不应抱有侥幸心理,以免给其他乘客带来危险。电商平台发现违规操作时,应立即处置,形成系统机制进行全面检查,防止违规产品流入市场。
清华大学新型能源与材料化学研究室主任何向明指出,充电宝虽小,但过去并未受到足够重视。今年中国民航已发生15起充电宝起火冒烟事件,引起广泛关注。进行3C认证后,提高了行业门槛,促使企业更加重视产品质量,从而降低了事故发生概率。
市场监管总局于2023年出台了针对充电宝电池的3C认证要求,所有锂离子充电宝产品从2024年8月1日起必须获得3C认证证书并标注认证标志,否则不得出厂、销售、进口或使用。何向明表示,3C认证不仅促使企业重视产品质量,还能消除大部分安全隐患。然而,还需企业从制造过程的质量管理和原材料采购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提高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