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与人形机器人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大学正迎来2025年的变革。这一年份注定成为高等教育的转折点。面对这一变革,中国大学需要采取战略敏捷以赢得主动,避免错失转型机遇。
福建福耀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徐飞在接受专访时指出,福耀科大通过民办公助模式整合资源、以多元评价引导教育回归本质、利用AI技术重构教学范式,正在探索一条产业需求驱动、科技赋能、全球协作的新型研究型大学发展路径。福耀科大由福耀集团董事局主席曹德旺发起,河仁慈善基金会捐资创办,采用“民办公助”模式,在资源聚焦、机制灵活和产教融合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这种模式既保证了学校的非营利性与公益性,又赋予其更大的办学自主权和改革空间。
徐飞认为,传统以知识传授为核心的教育模式正在失效,取而代之的是对高阶思维能力、复杂问题解决能力和人机协作能力的全面要求。因此,福耀科大致力于培养具备深厚基础、跨学科整合、批判性思维、工程实现力和伦理责任感的创新型人才。未来的大学不再是封闭的知识堡垒,而是开放、融合、面向实践与创新的智慧生态体。
福耀科大与福耀集团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共用“福耀”品牌及曹德旺担任双方领导职务。学校采用“民办公助”模式,核心优势在于资源聚焦与机制灵活、产教融合的天然基因以及探索教育改革的试验田。学校与包括福耀集团在内的众多行业龙头企业深度共建专业、共定标准、共建课程、共建实验室、共组师资,确保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实用性。这种紧密的产教融合使毕业生能够更好地对接市场需求。
在评价体系方面,福耀科大计划采用多元价值评价体系,打破传统的“唯论文、唯分数”评价方式。学生评价将采用“能力矩阵”评估,涵盖批判性思维、跨文化沟通等12项核心能力。教师评价则强化分类评价,根据不同类型教师设定差异化的评价标准。科研评价引入“真实问题解决度”指标,关注教师解决问题的过程、方法创新、团队协作和育人成效。
福耀科大还推行“书院-学院-研究院”三维协同育人体系,强化通识教育、人格养成、领导力培养和跨学科交流功能。同时,全面实施“AI for Education”战略,利用AI技术构建智能学习平台,赋能个性化学习,开发AI助教、智能评测系统,支持AI驱动的科研,打造物理校园与虚拟校园深度融合的智能环境。
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福耀科大强调深厚的基础与跨学科整合能力、卓越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强大的人机协作能力、复杂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坚韧的实干精神和工程实现能力、情感智能与沟通协作能力以及价值理性与伦理责任感。这些特质将帮助学生在未来社会中不仅不会被替代,反而能驾驭AI、引领创新、解决重大挑战,并具有健全人格和高度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