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中国外贸面临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有人担忧企业生产经营会遇到重重挑战,但走进东莞外贸一线后发现,许多企业展现出坚定的意志和充足的底气。
这种底气源自产业韧性。经历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和上一轮中美经贸摩擦的考验,许多外贸企业抗压能力更强,展现出“越压越强”的特点。无论是转向国内市场还是开拓多元市场,不少企业主动作为、分散风险,在挑战来临时能够保持订单稳定,心中不慌。
东莞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产业链齐全、配套能力强,让企业能产出更具性价比、更有创新力的产品。采访中,多家企业表示,外部环境越复杂,中国产业体系完备的优势就越明显。近年来,不少企业加快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步伐,在技术、品牌、服务等高附加值环节加速攀升,不断提升竞争力。一位企业家的话让人印象深刻:“打造抢不走的竞争优势,才是不确定性里最大的确定性。”
底气还来自政策储备。面对风险挑战,练好基本功、打好提前量、备足工具箱,就能做到心中有数、手上有招。近年来,东莞加快转型升级,加工贸易占比逐年降低,与2018年相比,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占比下降4.3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出口占比提升至62.6%。从以加工贸易成就外贸大市,到以先进制造扛起外贸大旗,高质量发展的韧性更强。
面对外部挑战,东莞率先出台“稳外贸30条”,从办好境内外展会到促进海外仓发展,从强化信保支持到加快成果转化,政策鲜明、举措务实,全力支持企业稳订单、拓市场、保份额。
无论市场如何变化,背靠中国经济这片大海,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产业体系完备的供给优势,让许多外贸企业心态更加从容。回望过去的奋斗路,关关难过关关过;立足当下的奋发路,风雨无阻向前进;眺望前方的奋进路,时与势在我们一边。坚定信心、顶住压力,练好内功、站稳脚跟,相信没有我们跨不过的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