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剑涛去龙井村喝茶时遭遇了一次不愉快的经历。商家报价100元一杯茶,态度强硬,爱买不买。这种欺软怕硬的行为在某些人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6月28日,洪老师来到杭州西湖龙井村游玩,想品尝地道的龙井茶。他走进一家挂着“合作社”牌子的店,询问是否有十八棵御茶树上摘下来的茶叶。老人回答说100块钱一杯。洪老师觉得价格尚可接受,但气氛突然紧张起来。旁边一个男子插话,语气不耐烦地要求洪老师要么坐下来喝,否则就不相信他。洪老师感到对方态度不佳,礼貌地回应,但那名男子依然不依不饶,继续挑衅。
洪老师最终决定不在这家店喝茶,转身离开。摄像师离开时拍下了门口的牌子,上面有门牌号和合作社的名字。视频发布后在网上引起广泛关注,点赞超过12万。网友们迅速扒出了这家店的详细信息,包括负责人的社交账号。
洪剑涛本人在评论区劝大家不要攻击人,建议理性看待这件事。而那位被曝光的店家负责人则火速发布道歉视频,声称视频中态度恶劣的男子是他的表姐夫,并解释了表姐夫态度恶劣的原因。他还表示自己作为合作社负责人,对此事负全责,恳请大家给他改过自新的机会。
这起事件表面上是一场消费纠纷,实际上揭示了“诚”与“畏”的问题。开门迎客应笑脸相迎,这是最基本的礼数。视频中的“表姐夫”却表现出对普通散客的轻视和怠慢,缺乏对“客”这个身份的敬畏心。这种态度源于长久以来形成的惯性,认为没有立刻消费意愿的游客不值得投入时间和尊重。
店家的道歉看似诚恳,但实际上是对舆论流量的畏惧。他害怕差评、人肉搜索以及未来生意受影响。这种畏惧治标不治本,因为它没有在店家心中种下“诚”的种子,只留下了“畏”的阴影。
做生意的根本在于“诚”。对外要童叟无欺,货真价实;对内要真心实意,待人如一。不会因为客人衣着普通就冷眼相待,也不会因为对方是名人就点头哈腰。来的都是客,都应以诚相待。这种“诚”才是生意能长久做下去的基础。当互联网让一切变得透明,消费者的口碑能够瞬间传遍四方,那些缺乏诚意的商家终将被市场抛弃。
龙井村的这杯茶,洪老师最终没有喝,但全网的看客们却品出了其中的五味杂陈。待人以诚,行事以敬,不因人微而慢待,不因势强而谄媚,这不仅是为商之道,更是为人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