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浙江宁波的刘女士右手中指指尖开始莫名疼痛。起初只是触碰硬物时有些刺痛,后来逐渐发展到用冷水洗手或晚上睡觉时轻轻一碰就会剧痛。最严重的时候,她甚至想过拿菜刀把手指剁掉。刘女士辗转多家医院,始终不见好转。
直到今年6月,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查发现,刘女士的中指指甲上有一个直径约2毫米的压痛点,这是甲下血管球瘤的典型特征。由于肿瘤藏在指甲下,肉眼难以辨认,极易被误诊。医生在刘女士的指甲上开了一个3毫米的小窗,轻轻翻开指甲后,顺利取出仅米粒大小的瘤体。术后当天,刘女士的手指不再剧痛,三天后碰冷水已无明显痛感。
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许素玲教授介绍,甲下血管球瘤是一种起源于血管球结构的良性肿瘤,特点是不碰不痛,遇冷热及按压刺激后疼痛明显,手指及足趾下垂时疼痛加重。一旦疼痛会向整个肢体放射,持续时间不等,甲下可见蓝红色或紫色斑点。由于该肿瘤体积微小,B超、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可能无明显异常,加上非专科医生对疾病认知不足,导致平均误诊时间长达5-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