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全球首个GCG/GLP-1双靶减重药物玛仕度肽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开出全国首张处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纪立农教授为一位超重并伴有脂肪肝的患者开具了这张处方,标志着中国创新减肥药物研发成果正式落地使用。
陈先生是一位超重并伴有脂肪肝的患者,他表示自己的BMI接近28,属于超重。他之前尝试过健身和减肥产品,但效果不明显。这次查出脂肪肝后,他意识到肥胖也是一种病,需要认真对待。听医生介绍玛仕度肽不仅减重效果好,还能改善脂肪肝,他决定来试试,希望能重新找回健康状态。
纪立农教授指出,由于中国肥胖患病率持续上升,特别是在青中年群体中更为显著,加上国家近年来强调体重管理与全民健康,大量肥胖个体开始主动到医院寻求专业帮助。在玛仕度肽的临床试验中观察到,该药物特别适合体重增加、存在代谢紊乱及肝脏脂肪异常的患者。目前在中国人群中,能改善肝脏脂肪含量且有明确研究数据的减重药物仅有玛仕度肽,希望它能为患者带来更优的治疗效果。
医学领域早已明确,肥胖是一种慢性、复发性且呈进展态势的代谢疾病,其影响远不止外观层面。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我国成人超重肥胖率已高达51.2%,若得不到有效遏制,到2030年这一比例预计飙升至70.5%。近九成肥胖患者伴有至少一种合并症,约50%的超重成人以及超80%的肥胖成人受代谢性脂肪性肝病困扰。国家卫健委今年4月将“健康体重管理行动”纳入“健康中国2030行动”,明确2030年遏制超重肥胖上升趋势的目标。
6月27日,国家药监局批准了玛仕度肽,其适应症覆盖BMI≥28kg/m²的肥胖人群和BMI≥24kg/m²且伴有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脂肪肝等合并症的超重人群。玛仕度肽作为全球首个用于成人长期体重控制的胰高血糖素(GCG)/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双受体激动剂药物,通过抑制食欲和加速代谢双重作用机制,全面改善超重/肥胖患者的内脏脂肪堆积及胰岛素抵抗等复杂代谢问题。
在玛仕度肽的临床研究中,患者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血脂指标显著降低;尤其对于伴有脂肪肝的患者,肝内脂肪含量大幅下降,平均脂肪含量降低达80%。此外,玛仕度肽在中国超重或肥胖受试者中的III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在单纯依靠饮食和运动控制体重效果不佳的人群中,玛仕度肽4mg和6mg剂量治疗32周和48周均展现出显著的减重效果,同时还能降低血糖、血压、血脂、血尿酸和转氨酶水平,实现体重与代谢指标的双重改善。此前研究表明,玛仕度肽16mg治疗20周减重降幅可达21%,为现有减重药物疗效最优。接受玛仕度肽治疗后,患者腰围可减少11cm,颈围可减少3cm。
玛仕度肽注射装置为预填充笔式设计,配备了隐针结构和一体化针头,操作简便,能有效降低注射时的痛感,为患者长期用药提供了便利。据了解,玛仕度肽的降糖适应症预期将在不久后获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