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热天气下,许多人会选择冰镇饮料和冰淇淋来消暑,但吃“冰”也需讲究科学性,否则可能会伤身。
近日,上海一名女子吃完冰淇淋后,前额突然剧烈疼痛,持续了几分钟,还伴有胃部不适,于是前往医院就医。医生解释说,这种情况被称为“脑结冰”。当冰冷的食物突然大量进入温热的口腔时,会对口腔黏膜和蝶腭神经节造成强烈刺激,导致头部和面部的肌肉、血管收缩,引起直通大脑的一条动脉痉挛,并冲击痛觉神经末梢,从而引发头痛。“脑结冰”通常发生在前额中部或太阳穴附近,表现为瞬间剧烈刺痛,疼痛很快达到高峰。严重者可能伴有流泪、恶心、呕吐、肢体乏力,甚至短时间血压升高和短暂性的意识障碍等症状。一般情况下,这种疼痛会在几分钟内自行缓解,少数患者会持续半小时或更长时间。
在高温天气里,如何合理食用冷饮呢?运动或劳作后,头部出汗、血管扩张,此时若猛吃冷饮,头、面部骤然遇冷,可能导致颅内血管功能异常,引发头痛。建议至少间隔两小时再吃冷饮。食用冰淇淋或冷饮时,可以先在嘴里含大约5秒钟,让食物在口腔中尽量多存留一会儿再咽下去,以最大限度减少寒冷对口腔黏膜血管的刺激。如果冷饮中有其他配料,也可以先吃配料再吃“冰”。
空腹吃“冰”会对胃肠造成刺激,饭后吃冷饮对身体影响较小。为了最大程度减轻冷饮对身体的影响,可以选择在中午12点到下午3点之间吃冷饮。避免短时间内连续大量摄入冰食或冷饮,冰镇饮料每次不要超过150毫升,相当于普通矿泉水瓶的三分之一。雪糕、冰棒每次最多一根。喝冰镇饮料最好小口慢饮。有偏头痛等头痛史的人以及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全的儿童应慎食冷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