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美国特朗普政府设定的7月9日关税谈判最后期限临近,多国与美国的贸易谈判进展迟缓,僵局显现。特朗普曾于7月4日表示,新一轮关税“十有八九”将在8月1日开始生效,最高税率可能高达70%。目前各方距离达成协议仍存在较大分歧。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CNN节目中提到,如果贸易伙伴不推动事态发展,到8月1日关税水平就会回到4月2日的水平。随着7月9日期限的到来,美国未来几天将向大约100个国家发送关税信函。特朗普也对CNN表示,美国将在7月9日前与大多数国家达成协议,“要么是(关税)信函,要么是协议。”贝森特透露,未来几天内将完成100项协议的签署,但他拒绝证实与哪些国家接近达成协议。
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哈塞特在CBS节目中表示,对于正在认真谈判的国家而言,仍存在“灵活空间”,或许推迟至截止日期后继续谈判,特朗普将作出最终判断。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米兰称,各国需要做出让步才能争取到较低的关税税率,并表示欧盟与印度的谈判传来积极消息,预计部分正在作出让步的国家“可能获得延期”。
欧盟内部对协议谈判分歧依然显著。德国总理默茨主张尽快达成类似英国的“紧急协议”,以防止局势失控;而法国总统马克龙则强调不能为了避免冲突而仓促接受一项不平衡的协议。上周布鲁塞尔贸易专员谢夫乔维奇在与包括贝森特在内的特朗普政府高级官员会谈时,受到对食品进口征收17%关税的威胁。欧洲多国行业已经开始预估最坏情形下的损失:即使达成协议,欧盟出口商品也可能面临10%的最低税率,远高于特朗普上任前约2%的平均水平。
尽管印美双方正争取在7月9日前敲定临时协议,但印度面对美方施压仍保持强硬立场。印度农业部长乔汉表示:“任何谈判都不会在压力下进行。农民的利益优先。”印度方面称,美国对印度商品加征关税总额为7.25亿美元,印度将实施对等反制。据印度媒体CNBC-TV18报道,双方可能在未来24至48小时内达成小型协议,预计印度商品平均税率为10%。
日本谈判也进展缓慢。日本首相石破茂公开表示:“我们不会轻易妥协,这就是谈判艰难且耗时的原因。”特朗普此前称将要求日本支付30%、35%或任何决定的税率,并批评美日贸易关系不公平,尤其要求日本开放更多市场,接受更多美国产汽车与大米。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发表声明称,正在访美的通商交涉本部长吕翰九会见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提出延长关税豁免期,并呼吁降低对韩汽车和钢铁的关税。
在已与美国达成协议的国家中,越南和英国被美国视为“指导模板”。哈塞特对CBS新闻表示,美国已与英国和越南达成的框架协议可为其他希望与美达成协议的国家提供指导。他还表示,特朗普的施压已促使一些国家将生产转移至美国。
美越协议于7月3日达成,美国将对越南出口商品征收20%关税,越南则承诺对美国商品全面免税。米兰称该协议是“非常棒的协议”。美英协议则于5月8日达成,美国将对英国产汽车的进口税率由25%降至10%,每年允许10万辆车辆以较低税率进入美国市场,但仍保留了10%的基准关税。
特朗普在今年4月宣布对多数国家加征10%基础关税,并对部分国家征收最高50%的额外关税。除10%以外的关税生效时间随后被推迟至7月9日,随着最后期限迫近,多边与双边谈判纷纷提速,但各国在核心利益问题上的分歧也日益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