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中核集团宣布,我国规模最大的天然铀产能项目“国铀一号”示范工程成功生产下线“第一桶铀”,标志着我国在天然铀生产方面取得突破,将有力保障能源资源安全的自主可控。
“国铀一号”示范工程是我国产能规模最大、建设标准最高、建设速度最快的天然铀生产基地,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该工程具有绿色、经济、智能、高效的特点。“第一桶铀”的成功生产提升了我国在铀资源开发领域的国际影响力。专家表示,这一成果意味着“国铀一号”示范工程已经从全面建设阶段进入试生产阶段,将进一步提升我国天然铀保障能力,盘活北方盆地数十万吨复杂砂岩型铀资源,把难以开采的矿产变成宝贵资源,能够生产出更多天然铀。
与传统开采方式不同,“国铀一号”采用地浸采铀技术,颠覆了传统的矿山井下开采模式。该技术通过将二氧化碳和氧气溶于水后注入含矿层,与矿层中的铀发生反应,再将含铀溶液抽取到地表,输送至水冶厂进行铀金属的提取与回收。这种技术不仅成本低,还环保,一个中等规模铀矿山每年可消耗3万吨二氧化碳。
结合我国北方砂岩型铀矿的特点,采用二氧化碳和氧气作为浸出剂,浸出效果理想,实现了天然铀产业的多项革新,包括资源利用的突破、安全水平的提高、产能规模的扩大、生产功效的提升以及更加绿色智能。中核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该技术将在我国北方盆地多个产能项目中应用落地,加快北方千吨级铀矿大基地建设,满足国内核电发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