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的一则8名干部任前公示公告引发关注。其中一名拟提名为乡镇长候选人的县民政局副局长肖某的简历显示,他在21岁时以高中学历被聘用为镇劳动服务站站长。这一情况引起了不少网友的讨论。
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镇劳动服务站站长属于股级干部,应该是有编制的,然而却系聘用,为何不是任命?二是肖某仅高中学历就获得事业编制,似乎不符合干部任用条件。
当地回应称,表述上的“聘用”是工作人员录入系统时的错误,而21岁时肖某被聘用为股级干部时,学历要求没那么严格。但这些回答并未完全解开公众心中的疑问。从其工作经历来看,他18岁高中毕业后参加工作,当时是工人身份。那么,他在21岁时是如何取得事业编制的?需要说明他拿到编制的方式,并提供当时的招录文件。另外,他在三年内取得了哪些实绩,从而获得了事业编?
2016年11月,肖某作为“三类人员”通过遴选成为公务员,打开了政界的上升通道。如果高中毕业生最终能够任职乡镇长,或许是一个励志的故事。他的家人表示,肖某工作后非常努力,始终冲锋在前,曾一个月没回家,后来获得提拔。他还先后拿到了专科和本科文凭,显示出上进心。
当然,仅高中学历并不等于他没有能力。公职人员的招录有严格的规范,事关公平和公正,需要当地给出明确的说法。如果他通过正常渠道进入公务员体系,并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提拔,无可非议。但从工人到事业编人员,再从事业编到公务员,这个过程显得不寻常。如果是因为年代原因导致标准不同,当地同样应该解释清楚。
任前公示是为了接受公众监督,将官员升迁放在阳光下,通过透明化程序杜绝暗箱操作。当前考公、考编竞争激烈,公众对此十分敏感。对于大家来说,不必看到异常就认为有问题,关键要看当地给出的权威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