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奖学金是每个学生都很期待的事情。然而,近日华南理工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助研奖学金调整方案让部分2025级研究生新生感到失望。一些即将入学的硕士研究生表示,招生宣传时学校工作人员和手册中明确每学年发放1.8万元或1.54万元硕士生助研岗位奖学金,如今改为分级发放,他们希望学校兑现招生承诺。
根据该校2025年9月发布的《华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资助体系实施办法(试行)》,学费标准为8000元/年的专业,由学校和导师合计发放18000元/年・人;学费标准超过8000元/年的专业,由学校发放15400元/年・人。原办法未设置等级划分,明确为符合条件的全日制非定向硕士研究生提供“全覆盖”资助。
但该校在内网最新发布的《华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资助体系实施办法(2025 年修订)》称,整合国家助学金、学业奖学金,设置硕士研究生助研奖学金,按照三级标准发放。新办法适用于2025级及以后入学的硕士研究生。具体而言,新办法将硕士研究生助研奖学金设特等、一等、二等共三个等级。特等奖学金2万元,获奖比例不低于12%;一等奖学金1.2万元,获奖比例不低于40%;二等奖学金1万元,获奖比例不低于48%。相比原来“全覆盖”的平等,现在的“分级+比例”发放方式尽管依然是“全覆盖”,但金额的不同让不少学生认为学校违背了承诺。
学校调整助学金、奖学金发放办法,目的是激励研究生在学业科研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绩。新办法显示,学校此次修订旨在进一步完善研究生教育的资源运行机制,优化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培养体系,提高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确实,个别研究生入学后甘作“南郭先生”,在校混日子、混文凭。“全覆盖”的奖学金也在一定程度上让这些选择“混”的研究生减少了“后顾之忧”。学校调整后的奖学金拉大了等级落差,择优重奖,这样的激励机制无疑是对这些研究生的一次鞭策。但是,华南理工大学的奖学金调整方案表现出“朝令夕改”的特征,奖金数量、层级发生了改变,有违当初的承诺。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而诚信是德的重要内容,学校应该致力于做诚信的表率。华南理工大学在未与学生充分沟通并取得谅解的情况下单方面放弃之前的承诺,虽然目的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但对学校形象而言得不偿失,因为诚信重于金。此外,这个突如其来的调整打乱了一些学生的计划,让他们可能陷入忙乱之中。有学生明确表示,家里经济条件不太好,正是基于学校承诺的奖助学金政策选择了华南理工大学。当初学校以“兜底”政策坚定了学生的决心,而现在“釜底抽薪”,显然没有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
奖助学金可以作为高校的一个“政策工具”,用来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无论如何调整,都应该以学生为本,不能只看政策导向,无视学生感受。当初给学生的“定心丸”更不能变成现在的“糊涂账”。如果华南理工大学认为有必要调整奖学金发放方案,不妨对研究生新生暂缓执行,把新方案明确写在招生宣传手册和录取通知书上,避免再生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