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家的家庭纠纷已经持续多日,但其核心并非家庭伦理问题,而是关于“娃哈哈”控制权的商业斗争。
7月中旬,宗庆后的三个私生子起诉宗馥莉动用父亲留下的21亿美元信托基金,并将其中110万美元转至越南建厂。他们的真正目的是分割宗庆后持有的集团29.4%的股权,对现任CEO进行“恶意收购”。然而,宗馥莉表现得非常淡定,因为她有施幼珍的支持,早已为她铺就了一条稳固的接班之路。
在豪门中,亲情往往被股份所取代。施幼珍和宗馥莉比其他家庭成员更早认识到这一点,因此她们以纯商业思维应对这场博弈。当对手还在强调血缘关系时,她们已经在谈论公司法和股权。
施幼珍通过一系列策略巩固了宗馥莉的地位。首先,她没有简单地把自己看作妻子,而是宗老的合伙人。面对丈夫与小三杜建英的关系,施幼珍选择不离婚,巧妙利用国企对高管生活作风的敏感管理,让杜建英无法上位。这样一来,法律上锁定了宗馥莉作为第一继承人。
其次,宗馥莉母女联手创立宏胜饮料,表面上是给娃哈哈做代工,实际上是在转移优质资产。宏胜饮料独立于娃哈哈,不受老股东掣肘,还能合法承接娃哈哈的合同和经销商。到宗馥莉25岁时,宏胜的利润率甚至超过了娃哈哈。
最后,宗馥莉回国后从一线做起,迅速升任总经理,还参与了宗老的公关工作。施幼珍提前布局,通过安插心腹掌控核心业务,让女儿提前二十年开始架空老董事长。宗庆后去世后,宗馥莉立即采取行动,撤换多名元老董事,关停杜建英控制的工厂,逐步将娃哈哈的员工合同、经销商体系和生产线转入宏胜系。
尽管私生子们试图通过诉讼分割29.4%的股权并联合其他股东发起董事会政变,但施幼珍母女早已通过法律和商业手段确保胜利。宗馥莉的继承权无可撼动,核心资产已转移到宏胜,管理层也全部换成嫡系。
宗馥莉母女赢得漂亮,但也付出了代价。宗老的“布鞋首富”形象倒塌,娃哈哈品牌陷入舆论风波。当一个家庭像公司一样运转,亲情沦为股权的筹码,这个家实质上也已经破产。豪门恩怨终成空,只余铜臭满堂红。施幼珍用一生的隐忍为女儿打下了哇哈哈的大好江山,却也让全家成了大众眼中的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