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频频传来消息,俄乌冲突即将迎来一场决定性的大规模战役。边境线上超过一百万军队正紧锣密鼓地集结备战。在苏梅一带,坦克和战斗机数量密集,场面之壮观甚至超过了当年斯大林格勒的战争规模。
和平来之不易,但这场持续了三年多的冲突似乎正逼近最为激烈、关键的决战阶段。局势紧张,各国都在各自谋划自己的利益。特朗普在白宫拍着桌子发号施令,普京则在克里姆林宫冷笑应对,而中国的态度明确表示不会因俄罗斯而受到牵连。
特朗普急得不行,直接向普京发出强硬警告——要求在50天内停火,否则将对俄罗斯商品加征100%的关税。然而普京方面根本没当回事。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中国开会时得知消息后淡定回应:“这种威胁我们早就习惯了。”换句话说,就是你爱怎么威胁怎么威胁,我们打我们的,毫无惧色。
乌克兰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尽管特朗普许诺给予乌克兰前所未有的支持,甚至准备送出先进的爱国者导弹系统,但士兵逃兵现象却愈演愈烈。前线急需人力支援,后方的征兵却屡屡受阻,这样的局面让战争难以为继。相比之下,俄罗斯背靠朝鲜这个强力盟友,无论是兵员还是弹药补给,都显得充足且稳定。
近日,西方媒体炒作特朗普怂恿乌克兰对莫斯科进行直接打击的消息,一时间全球为之紧张。若战火真的蔓延至莫斯科,那将彻底超出局部冲突的范畴,形势将更加难以控制。不过,特朗普很快澄清自己从未说过这样的话,显然他也明白有些界限绝不可轻易逾越。美国不仅对俄罗斯采取严厉制裁,还将矛头指向了那些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主要针对的是中国和印度。7月15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表态:“胁迫和施压无法解决问题。”这话虽显客气,但其背后的意思非常明确——中国会按需采购,绝不会受外界威胁所动,也丝毫不担心被俄罗斯连累。
普京的性格众所周知,越是被威胁,他越是强硬到底。面对特朗普的最后通牒,他不仅毫无妥协之意,反而要求俄军加快推进步伐,并打算提出更大领土要求。从目前的态势看,俄罗斯是准备把这场战争彻底打下去。
印度的反应则显得有趣许多。到目前为止,印度对美国的威胁尚未给出明确回应。印度政府表现得极为谨慎,一方面想继续购买价格低廉的俄罗斯石油,另一方面又不想激怒美国。要两头讨好确实不容易,莫迪现在大概也在权衡利弊,颇为头疼。
苏梅前线的局势日益紧张。双方都在调集各类重型武器,火箭炮、坦克、装甲车等各种作战装备一应俱全,准备投入战斗。当地居民早已逃离,只留下满目疮痍的废墟和弥漫在空气中的战火阴影。若这场战斗爆发,很可能成为二战以来欧洲大陆规模最大的地面冲突。
中国的态度令人敬佩。明知道与俄罗斯开展贸易会被美国盯上施压,但我们依旧坚定不移。道理很简单,正常的贸易往来不应该受制于他人意愿。再说了,俄罗斯的能源我们需要,俄罗斯也需要中国的商品,这是一种互利共赢的合作。
特朗普试图用经济制裁迫使俄罗斯妥协,但他忽略了一个事实:俄罗斯人的韧性是出了名的。历史上,拿破仑没能征服俄罗斯,希特勒也没能成功,如今想靠几轮制裁让普京低头几乎不可能。
战争从来不是轻易停下的事。俄乌冲突打到如今,双方都已经杀红了眼。乌克兰想要夺回失地,俄罗斯则力求实现战略目标,双方谁也不肯先退让。美国在背后不断推波助澜,欧洲则焦虑不已,而普通百姓只能在这场冲突中受苦。
这场所谓的“总决战”是否会真正爆发目前仍然难以断言。但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中国的立场不会动摇。无论外部压力多大,我们都不会因此改变对外政策,该做的贸易照常进行,该维护的利益坚决守护。在风雨飘摇的国际环境中,做好自己的事情才是最关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