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同意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吸收合并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注册的批复》,同意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船舶”)以新增30.53亿股股份吸收合并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重工”)。此次交易实施后,中国船舶将承继及承接中国重工的全部资产、负债、业务、人员、合同及其他一切权利与义务。作为存续公司,中国船舶总资产将超过4000亿元,营业收入将超过1300亿元。这是A股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吸收合并过会案例。
自去年9月份《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出台以来,A股市场并购重组进入活跃期。截至目前,上市公司披露的重大资产重组数量超过200单。
中国船舶和中国重工均为我国船舶制造行业的龙头企业。截至7月18日收盘,两家公司的总市值分别为1524亿元和1069亿元。交易方案显示,中国船舶以向中国重工全体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换股比例为1:0.1335,经除权除息后的换股比例调整为1:0.1339,即每1股中国重工股票可以换得0.1339股中国船舶股票。
本次交易是中国船舶集团深入贯彻落实国资国企改革精神的重要成果,也是响应国家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整合旗下主要船舶总装业务,减少上市公司同业竞争,有利于规范同业竞争,维护上市公司及中小股东长期利益。当前,全球船舶工业迎来复苏,中国船舶表示,本次交易将充分发挥合并双方协同效应,实现优势互补,有效提升存续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在政策支持下,并购重组审核效率大幅提升。今年1月份,本次交易获得国务院国资委等主管部门批复;5月份获上交所受理;7月4日获得上交所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审核通过;7月8日提交注册,7月18日获注册批复。从受理到注册生效,用时仅71天。
除了中国船舶吸收合并中国重工,“并购六条”以来,A股已经有多单典型案例落地,在行业内产生积极示范效应。例如,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大股东旗下常规能源资产,进一步完善境内常规能源资产布局。国泰君安吸收合并海通证券完成后,证券行业并购浪潮持续涌动。此外,安徽富乐德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份及可转债购买江苏富乐华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权完成过户,这是“并购六条”后首个在重组中运用定向可转债支付交易对价的项目。
并购重组已经成为产业升级转型、提质增效的主要渠道。企业通过横向及纵向整合,快速吸纳稀缺的技术与市场资源,实现盈利扩张与估值重构,进而推动我国产业升级以及关键领域的弯道超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