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5日,韩国申遗团队未能按时提交关键补充证据,导致一系列项目面临全军覆没的局面。韩国的文化申遗项目引起广泛关注,许多人质疑其文化原创性。
韩国申遗的范围广泛,从泡菜到黄豆酱再到汉东假面舞等,几乎涵盖了各个领域。以泡菜为例,韩国声称这是千年传承,但中国古籍《齐民要术》中已有腌渍蔬菜的记载,时间上比韩国早了几百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腌菜坛子与现代韩国泡菜坛非常相似,科学家通过DNA技术分析发现,这些古坛中的微生物样本与韩国庆州古墓里的泡菜菌种高度一致。
韩国在黄豆酱的申遗上也遇到类似问题。他们宣称黄豆酱工艺始于公元7世纪,但辣椒直到16世纪才传入朝鲜半岛,这显然不符合历史事实。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豆酱也有2100多年的历史,远远超过韩国所说的起源时间。
韩国引以为傲的汉东假面舞面具与中国古老的傩戏面具惊人地相似,而中国湖北出土的傩戏面具比韩国最早的假面舞文物早了整整一千年。此外,韩国申请非遗的“大木匠技艺”被发现与宋代《营造法式》中的描述高度一致,其中27道工序中有19道直接复刻自该古籍。
江陵端午祭也被质疑,史料显示端午节起源于中国,韩国为了迎合申遗标准修改了许多仪式内容。韩国开国传说“檀君神话”的最早出处竟然在中国古代史书《魏书》和《古记》中。高丽时期的史料清楚记录了与唐朝的战争与朝贡,韩国古代的官职名、官方文书和人们的书信里都充斥着汉字,这些都是文化辐射留下的深刻烙印。
音乐方面,韩国古代乐典《乐学轨范》中详细记载了一种名为“唐乐”的音乐,与敦煌发现的唐代古谱音律和节奏惊人吻合,表明当时人们不仅听到了来自大唐的音乐,还学习了乐谱、乐器和演奏方法。
韩国如此执着于“原创”标签背后有经济利益驱动。泡菜申遗成功后,十年间出口额暴涨三倍,安东书院申遗后游客数量激增八倍。然而,联合国对申遗要求越来越严格,尤其看重历史渊源和原创性。面对中国提交的包含古籍、考古实物和现代科技分析在内的137项证据链,韩国显得无言以对。未来韩国想要继续申遗将更加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