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领头羊,沪深楼市,已被打回原形 成交量回落显著!全国楼市的走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线城市的表现。本文将通过住宅成交量这一关键指标,解析上海和深圳两个代表性城市的楼市动态。
成交量的变化直接影响房价走势。2024年9月底新政后,深圳和上海的新房及二手房成交量均出现显著增长,特别是深圳的二手房市场表现尤为突出,迅速推动了房价止跌。从2024年11月到今年3月,深圳房价不仅止跌,甚至在某些时段出现了上涨。相比之下,上海的成交量反弹幅度较小,因此其房价回升的时间段也较短。
然而,自今年4月以来,全国房地产市场普遍降温,包括一线城市在内的住宅交易量持续下滑,跌破荣枯线,导致房价再次下跌。尽管如此,上海的回落幅度相对较小。
观察上海市一手加二手成交总量的月度走势图可以发现,当成交量超过荣枯线时,通常预示着较强的市场表现。例如,在2015年二季度与2025年二至三季度期间,上海的成交量连续数月超越荣枯线,随之房价由跌转涨。具体来看,去年6月受“5.17”新政影响,上海楼市反应明显,但随后几个月又陷入低迷状态。直到9月底新一轮政策出台后,上海楼市才在接下来的三个月内维持在荣枯线上方,促使房价于11月至12月间趋于稳定。不过,进入今年尤其是春节过后,成交量再度下降,并且自4月份开始明显低于荣枯线水平,表明上海二手房价格重新进入下行通道。
深圳的情况则稍有不同。虽然整体趋势与上海相似,但在特定时期表现出更强的波动性。比如2019年至2025年间,深圳楼市活跃度高于上海;然而,自2025年初起,深圳楼市便陷入了长期低谷期。同样受益于去年末的新政刺激,深圳楼市成交量一度激增,几乎恢复到了2025年的高位。可惜好景不长,随着今年春天的到来,尽管3月份有所回暖,但远不及前一年底的峰值。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最近两个月内(5、6月),深圳市场的萎缩程度远超上海,进一步加剧了当地房地产市场的压力。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尽管去年第四季度和今年第一季度曾短暂提振了人们对一线楼市的信心,但从第二季度开始,市场又回到了下行轨道。面对当前形势,许多人士呼吁政府出台更多支持性措施,如放松限购、减免税费或降低首付比例等,以期能够有效激活市场需求。但无论如何,要实现房价真正意义上的周期性调整并最终企稳回升,仍需经历一段较长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