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约谈了饿了么、美团和京东三家企业,要求停止非理性竞争行为。知名餐饮企业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公开呼吁平台“将定价权归还商家”。
尽管监管层已介入,部分平台仍在提供高额补贴。补贴大战推动平台订单量显著增长。美团近期连续两个周六公布的数据显示,日均单量分别达到1.2亿单和1.5亿单,创历史新高。淘宝闪购在最近两周的工作日中,单日补贴额稳定在4亿元左右。
记者搜索各平台发现,美团闪购仍在向用户推送“美食兑换券”、“下午茶兑换券”等变相补贴;淘宝闪购频道有“满25减18”、“满16减16”等高强度满减活动;京东秒送也持续提供“满20减18”、“满20减12”等大额优惠。平台补贴策略虽有所变化,但让利力度未明显减弱,监管效果有待观察。
一位电商平台研究员表示,“补贴大战”可能仅令部分商户获得短暂繁荣,行业长期健康发展才是关键。
记者在上海街头走访时发现,部分商家在这次外卖补贴大战中确实增加了销售额,获平台“极端大额券”支持的商家短期销量激增。库迪咖啡店员透露:“通常会有两次补贴日(周中或周末一天),补贴日销量可达300杯左右,非补贴日则仅约100杯”。
然而,未获强力支持的商家销量几乎没有波动,但利润持续受挤压。茉酸奶、林里·手打柠檬茶店员表示,“补贴日前后销量有小幅差异,但整体变化不大”;奈雪的茶店员也称:“外卖大战以来,周末与工作日订单金额差约3000元,波动幅度与此前基本持平”。
据多位商家透露,某连锁餐饮品牌在补贴活动首日订单量暴增300%,但客单价下降20-40%,剔除平台佣金和食材成本后,利润率下降了10%。一家日料店老板展示的后台数据显示,活动期间90%订单依赖50元以上大额补贴,一旦补贴力度缩减,复购率骤降80%。
这种分化格局加剧了商家生态的脆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