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直是一个包容各种产业孵化和发展的城市,承载着许多行业的重要经济角色。当一个城市开始强调激活某个具体行业时,背后的意义往往比表面上看到的要深远得多。上海最近发布的“沪九条”政策,明确指向了内容创作行业。
该政策包括打造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集聚区、举办高规格品牌活动、激励优质内容创作、完善金融要素支撑、健全产业配套服务、开放内容创作场景、鼓励优质内容出海、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和完善职业发展通道等九项措施。各区也出台了具体的细则,如杨浦和黄浦提供了租金减免甚至免费的办公空间,优质内容创作者可以获得奖金补贴,企业贷款可享受政府50%的贴息支持。此外,针对个体,上海还优先提供落户支持,杨浦购房最高可获200万补贴,租房每月最高8000元补贴。
这些政策细节表明,上海正在通过激活内容创作行业来吸引年轻人。这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人才争夺策略。过去一年中,上海在房地产市场吸引了大量外来购买力,特别是高端市场。这种人口转移不仅带来了经济活力,也为城市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以前对于互联网内容创作,虽然风风火火,但在主流平台和不同城市并未得到官方认同。这次上海对内容创作行业的明确判断,将自媒体、直播、IP达人等定义为一个具体的行业,并通过政策激活这一领域。这个行业的从业者大多是年轻且充满活力的年轻人,激活这个行业等于激活城市的年轻人。
内容创作行业虽然在经济规模上可能不如其他行业显著,但在软实力和舆论宣传方面却至关重要。上海通过激活内容创作行业,不仅增强了自身的舆论阵地,还在产业升级和产业链整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内容公司不仅拥有天然的流量和客户视角,还能深入产业链,推动产业升级。
上海政府意识到内容创作者的独特能力,允许他们参与行业转型的各个环节。这种模式不仅促进了内容产业的发展,还为其他行业的优化提供了润滑剂。通过吸纳全国有活力的年轻人加入,引导内容渗透到各个行业的产业链里,内容型企业独特视角助推产业升级,最终形成闭环,进一步推动了垂直产业链的发展壮大。
这种模式不仅构筑了内容产业,还使其更好地商业化,反哺其他行业的发展。上海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为每一个个体创造了更大的舞台,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