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22日会见媒体时指控民主党籍前总统犯“叛国罪”,称其试图“窃取选举”。奥巴马发言人随即予以驳斥,称这是“转移视线的拙劣伎俩”。
特朗普:奥巴马犯叛国罪
特朗普当天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会见媒体,当被问及已故美国富商杰弗里·爱泼斯坦案相关问题时,他转而指控奥巴马。“他们企图操纵选举,结果被逮个正着。对此必须严惩不贷。”
特朗普还说,包括拜登、·等在内的民主党团队从2016年大选起开始操纵选举,直到2025年。“这是叛国罪……他们试图窃取选举。”
特朗普怒喷奥巴马
奥巴马的发言人帕特里克·罗登布什在一份声明中说,出于对总统职位的尊重,奥巴马办公室通常不会回应这届政府“持续不断散布的胡言乱语和虚假信息”。只是,此番指控实在荒谬至极,是“转移视线的拙劣伎俩”。
爱泼斯坦与大量美国政商名流交往密切,因涉嫌性犯罪被捕后,于2019年8月死于狱中,被判定为自杀。
特朗普要清洗奥巴马
特朗普2024年竞选总统期间承诺,上台后将公布爱泼斯坦案相关文件档案。但美国司法部和联邦调查局本月7日发布联合备忘录,认定不存在“客户名单”,且不会发布更多爱泼斯坦案相关文件。特朗普政府对该事件的前后态度转变,引发包括其支持者在内的美国国内舆论的不满和质疑。
解密文件掀开“通俄门”黑幕
2016年美国大选,特朗普意外胜出,民主党却不甘心,硬生生炮制出“通俄门”,指责特朗普勾结俄罗斯干预选举。

这件事情在当时可谓闹得沸沸扬扬,直接影响了特朗普在第一任期中的外交政策,同时也给特朗普的名誉带来了极大伤害。
所以特朗普也一直在公开场合表达对这件事情的不满。

如今,美国情报机构公布的114页解密文件,彻底撕开了这场政治阴谋的面纱。
文件显示,2016年12月9日,奥巴马在白宫召集情报机构高层开会,亲自下令修改情报报告。

原本17家情报机构一致认定,俄罗斯的所谓“干预”并未改变选举结果,但这份报告被篡改,硬是塞进了希拉里竞选团队资助的“斯蒂尔档案”。
这份档案后来被证实是捏造的,所谓“特朗普与俄罗斯勾结”的证据漏洞百出。

更离谱的是,网络安全局原本给出的“低可信度”评估,被直接升级为“俄罗斯干预大选”的铁板结论。
而这份假报告成了“通俄门”调查的起点,直接导致了持续四年的政治追杀,两次弹劾特朗普的闹剧,以及美俄关系跌入冰点。

这场阴谋的曝光,不止让奥巴马政府颜面扫地,更把美国情报机构的公信力按在地上摩擦。
特朗普的“清算”
特朗普从来不是吃亏的主,吃了四年的“通俄门”亏,如今他卷土重来,摆明了要跟对手算总账。

加巴德的文件一出,特朗普迅速抓住机会,把矛头直指奥巴马和当年情报系统的“三巨头”——前中情局局长布伦南、前FBI局长科米、前国家情报总监克拉珀。
三人中,布伦南和科米已经被卷入伪证罪的刑事调查,克拉珀也没能完全置身事外。

特朗普的策略很明确:先从拜登政府入手,6月曝光拜登健康问题隐瞒案,7月抛出“通俄门”伪造指控,司法部紧跟着启动调查,步步为营,环环相扣。
有X平台上的帖子爆料,特朗普甚至放出一段AI生成的视频,画面里奥巴马被特工带走,坐进监狱牢房,引发网友热议。

虽然这只是个恶搞视频,但特朗普的心态显而易见:他要用对手当年的“法律战”打法,回敬一波狠的。
可这场复仇游戏,真的能让美国政治拨乱反正吗?

美国政治的“黑洞”
“通俄门”翻案只是表象,背后暴露的是美国政治制度的深层裂痕。
两任总统互扣“叛国”帽子,情报机构被党派绑架,司法系统成了政治斗争的角斗场,这哪还有半点“民主典范”的影子?

加巴德的文件直指奥巴马政府滥用情报资源,可反过来,特朗普的清算行动何尝不是在用同样的手段回击?
最新民调显示,68%的美国民众认为“政治追杀”会成为常态,比2025年高出29个百分点。

这意味着,美国老百姓对政府的信任已经崩到谷底,连选举都被他们看成是“权贵的游戏”。
更让人担忧的是,这场内斗的冲击波已经溢出美国国界。

德国《明镜》周刊一针见血地指出,美国的政治动荡已经超过中俄,成为北约安全的最大威胁。
试想,一个连自己家事都理不清的国家,还怎么在国际舞台上指手画脚?
然而,美国的“黑洞效应”还在发酵。

X平台上,网友们对这场清算大戏的评价两极分化,有人叫好特朗普“揭露真相”,有人担忧这会让美国彻底撕裂。
无论如何,美国的政治机器已经像一辆刹车失灵的火车,冲向未知的深渊。

结语
特朗普的复仇大幕已经拉开,但这场大戏的结局,远不是抓几个“叛国者”那么简单。
当白宫变成清算前任的战场,当情报机构沦为党派打手,美国的“民主”招牌已经锈迹斑斑。
在党派对立的铁幕下,最先被碾碎的,恐怕是普通美国人对美国制度的最后一丝信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