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平台补贴大战愈演愈烈,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约谈了饿了么、美团、京东等平台,要求规范促销行为并理性参与竞争。这是两个多月内监管部门第二次出手,之前五部门曾针对补贴乱象进行约谈,强调公平有序竞争。
两次约谈揭示了一个行业真相:非理性的价格战实际上是一场没有赢家的零和博弈。4月以来,各大平台相继投入巨额资金,京东率先砸下100亿元,随后饿了么跟进投入100亿元,淘宝闪购宣布投入500亿元,京东再次启动“双百计划”追加超百亿元。这场补贴大战被称为“中国互联网史上规模最大的补贴战”。
补贴大战反映出平台对流量见顶的焦虑。从2022年到2024年,外卖市场渗透率仅从25.4%升至28%,一、二线城市逐渐饱和,增量收窄迫使平台转向存量竞争。短期来看,这场大战确实点燃了消费热情,提高了平台业绩,但这种“烧钱换市场”的模式背离了商业本质,难以持续,最终将把整个行业拖入“内卷式”竞争的泥沼。
平台深陷“补贴泥潭”,现金流快速消耗,效果越来越有限。美团核心本地商业CEO王莆中表示,“不想卷,这样没意义”。补贴固化了用户低价预期,一旦缩减补贴或提价,消费者需求便会骤降。商家在高佣金与价格战中艰难求生,每10元补贴里商家要承担7元,不参与活动订单就会暴跌,这种赔本赚吆喝的操作不仅挤压线上利润,还严重压缩堂食空间。
骑手也被裹挟在平台竞争中,为抢占效率优势,平台通过算法不断压缩配送时间,骑手被迫在车流中抢时间,安全风险增加。此外,消费者短期内获利难抵长远代价,当平台亏空加剧、商家利润萎缩、骑手不堪重负时,这份“福利”终将以另一种方式让消费者“偿还”,如食材品质下滑、堂食与外卖品质双标、骑手服务打折或包装费、配送费悄悄上涨。
往更深层看,当低价成为唯一标尺,“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会蔓延,整个行业的生态会在持续内耗中恶化。外卖行业需要公平有序竞争,跳出“低水平内卷”的泥潭,将精力放在提升服务品质上。比如,严把食品安全关,建立商家品质评级体系;用技术手段优化骑手配送路线,平衡安全与效率。同时,应少些对商家的利润挤压,多些降本增效的技术支持;少些对骑手的苛刻考核,多些权益保障的制度设计。
当商家能安心经营、骑手能体面工作,消费者才能持续享受优质服务。真正破局在于满足用户的多元需求,如深夜加班族急需退烧药,联动药房开通24小时急送;养宠家庭断了猫粮,打造30分钟生鲜直达。创新取代价格厮杀,价值生长替代内耗空转,外卖行业才能跳出内卷,焕发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