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还在纠结是否访华见普京 外交考量复杂。7月22日,特朗普在白宫南草坪与媒体交流时提到,他正在考虑访问中国,但具体时间尚未确定。这一表态引发了全球媒体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在普京确认9月访华的背景下,人们开始猜测特朗普是否会在北京与普京会晤。
特朗普的简单表态并未在社交媒体上得到进一步确认,白宫也没有正式通报,这使得潜在的“特普会”充满了不确定性。
不同国家的媒体对特朗普的表态有不同的解读。彭博社等西方主流媒体认为,特朗普希望通过高调外交活动重塑美国在全球的影响力。特朗普团队内部也在评估访华可能对中期选举产生的影响,认为此行可能会为特朗普带来外交加分。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则更关注特朗普访华与普京行程的潜在关联性。报道援引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的话称,普京对与特朗普会晤持开放态度,但一切取决于美方安排。此外,分析认为特朗普访华可能是为了试探中俄关系的紧密程度。
纽约时报等美国媒体则从国内政治角度切入,强调特朗普访华面临的掣肘和压力。特朗普的“美国优先”理念和对华强硬政策是其竞选承诺的核心,如果高调宣布访华,可能会被政治对手视为示弱,从而引发共和党内部和选民的不满。此外,美国国内对俄态度依然分裂,特朗普若与普京会晤,可能再次被民主党指责为“通俄”。
尽管普京已确认9月访华,但特朗普的具体行程仍未确定。即便特朗普同时间访华,其与普京的会面仍面临诸多障碍。作为东道主,中国会提供一个中立平台,但具体是否会晤还取决于双方各自的安排。由于特朗普不可预测的外交风格,很难说他不会利用这次机会直接与普京对话。然而,美俄关系持续恶化多年,特朗普二次上台后曾表示希望改善美俄关系,但普京对此反应冷淡。在这种背景下,两人深入交流的可能性较低。
特朗普对是否访华参加9月大阅兵犹豫不决,背后的原因既包括国内政治考量,也涉及国际战略权衡。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和对华强硬立场是其政治品牌的核心。自2025年初上台以来,他迅速加大对中国的关税,但中国以对等反击回应,导致美国国内承受了巨大经济压力。这种情况下访华容易被政治对手解读为妥协,削弱其支持率。然而,处理好俄乌冲突、对俄谈判以及与中国的贸易谈判,也可能成为特朗普外交层面的巨大加分项。因此,特朗普需要在访华的收益和风险之间寻找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