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和人类有哪些“纠缠史”。
全世界有3000多种不同的蚊子。有一句话说:“蚊子,人类毕生之敌。”
只要有一只蚊子,足以让人长夜难眠。
回忆往事,相信很多人对蚊子深恶痛绝。那时候条件差,夏日夜晚,一边饱受酷暑折磨,一边频遭蚊子袭扰,简直令人崩溃。
人们与蚊子“战斗”,也就留下了许多故事。
对于人类,最为致命的动物是哪一种?
据每年致人死亡的数据统计显示,位于“生物杀手”榜首的,是只有几毫米长的蚊子。没错,蚊子要远比狮子更为凶险!
据统计,由蚊子传播的疾病多达80余种,如乙型脑炎、疟疾、登革热、黄热病、寨卡病毒病等。
图源:中国疾控中心
就连近期广东持续发展的基孔肯雅热疫情,也是蚊子传播病原体导致。
截至7月21日,广东省佛山顺德区、南海区、禅城区、三水区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2658例,均为轻症。仅21日一天,广东顺德区就新增确诊病例313例。
7月22日,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发出警报:目前已有119个国家和地区发现基孔肯雅病毒传播情况,约550万人面临这种蚊媒病毒的风险,可能出现大范围疫情,提醒各国做好应对准备,避免疫情大规模暴发。
蚊子和人类有哪些“纠缠史”?
为何说蚊子是动物界“头号杀手”?
蚊子最“钟爱”哪类人?
如何预防蚊媒类疾病?
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蚊子的“前世今生”。
早在恐龙时期
蚊子就已经存在
2023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在距今约1.3亿年前的黎巴嫩琥珀中发现了已知最古老的蚊子化石。也就是说,蚊子的演化历史可追溯到恐龙时期。
图为雄蚊化石标本(左为琥珀中的远古蚊子标本,右为琥珀薄片)。
在漫长的时间里,蚊子进化出了多种多样的形态,包括35个属、3600余种,可以适应沼泽、森林、沙漠、北极地区和城市等多种环境。
中国目前已发现370余种蚊子,其中按蚊(疟蚊)、库蚊、伊蚊是最常见的三个属。
边吸边“吐”
携带病原体四处传播
蚊子产卵需要血液,因此,目前只有雌性蚊子会吸血。一些病原体正是借助蚊子吸血这一过程实现传播。
图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整体过程大致可概括为:蚊子从一个宿主那里吸食了相关病原体,在自身体内尤其是唾液腺大量复制,等到吸食下一个宿主的时候,蚊子的口器会像针管一样,往血管里释放促进血液流动加快的化学物质,顺便将病原体留下。
由于蚊子不仅吸血,还是多种疾病的传播者,一度被认为是“人类最想灭绝的生物种类”之一。
平均每天杀死1227人
被低估的“致命杀手”
图源:生命时报
基孔肯雅热、登革热、黄热病
祸首--伊蚊
叮人又痛又痒的花蚊子---伊蚊,是传播基孔肯雅热、登革热和黄热病的元凶。伊蚊通常在早上和黄昏出没,食量大,吸血时间长,叮咬的大包异常痒痛。
乙脑的帮凶--库蚊
库蚊俗称家蚊,喜欢在大晚上叮人吸血(晚上在你耳边嗡嗡嗡的一般就是库蚊)。人类和动物都是它的吸血对象,它是乙脑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
疟疾传播者--按蚊
按蚊又被人称为疟蚊,是疟疾的主要传播媒介,人类被携带有疟原虫的按蚊叮咬后,体内就可能被其传播了此类寄生虫,最终染上疟疾!
疟疾是蚊子传播的80多种疾病中“杀人”最多的一种。在非洲,每10~15秒就有一个孩子因疟疾失去生命。
世界卫生组织2018年数据显示,每年约44.8万人死于各种蚊媒传染病,相当于蚊子平均每天杀死1227人。这个数字,远超过其他诸如蛇、猫狗(狂犬病)、老虎、鳄鱼、鲨鱼等动物的致死人数。
因此,别看蚊子体型不大,它是货真价实的动物界“头号人类杀手”。
人类VS蚊子
斩不尽灭不绝
在人类文明史上,曾多次暴发由蚊子导致的大规模疫情,助推了科学家们对蚊媒传染病的认识和研究,“人蚊大战”从未停止。
避免“高危地”:减少在草丛、竹林、积水等蚊虫孳生地附近长时间停留。
每周进行环境清理
牢记⚠️
无积水就无蚊虫!建议每周用10分钟彻底清理家中及周边各类积水,尤其是在台风天、下雨后,重点关注容易积水的器皿和角落。
图源:禅城发布
翻盆倒罐:彻底清空、倒置或妥善遮盖闲置的盆、罐、桶、缸、轮胎等容器。
清淤疏堵:清理房前屋后沟渠、天台排水槽淤塞,保持水流畅通;填平洼地。
勤换勤清:家中水养植物每周至少彻底换水一次,并清洗容器内壁和植物根部。宠物饮水碗、接水盘等同样需勤换勤洗。
严密加盖:必须使用的储水容器(如水缸、水池)务必严密加盖或投放安全的灭蚊幼缓释剂。
垃圾管理:妥善处理垃圾,特别是废弃的瓶、罐、塑料袋、一次性饭盒等,避免其成为小型积水容器。
国家应急广播提醒
小小蚊虫害处多
科学防治是关键
若在蚊虫叮咬后
出现发热、关节痛或皮疹等症状
应及时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以防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