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中金黄金发布公告称,2025年7月23日,东北大学6名学生在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乌努格吐山铜钼矿选矿厂参观学习浮选工艺过程中,因格栅板脱落坠入浮选槽。经过全力施救,6人被救出后确认溺亡,另有1名老师受伤。
这份公告引发广泛关注。许多人认为,大学生实习参观通常是走走看看,增加一些直观感受,没想到会发生如此严重的事故。
事故发生后,中金黄金发布了情况说明。从参观学习的过程来看,矿厂对安全重视程度不够,平时对浮选区的安全隐患也过于忽视。有受访学生表示,他曾去过事发选矿厂,“平时除了检修设备,没有员工在机器旁边”,并回忆实习时“浮选区员工平时也就二三十人,实习参观的时候学生加老师会比浮选车间员工多”。他还提到,“如果是7个人站在(格栅)板上,可能板子会受不住”。
安全生产中有一个著名的“海恩法则”: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在这次事故中,不仅格栅板承重不足,而且在特定环境中容易腐蚀。这些细节上的疏忽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这次事故让人感到特别心痛。6位遇难者是国家重点大学东北大学的大三学生,正是风华正茂的年龄,他们是社会的人才,也是家庭的希望。他们的父母经历了多年辛勤培育,如今却遭遇不测,这对家庭来说是巨大的打击。
事故发生后,中金黄金对安全和责任的披露信息较为简略,虽然表示将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但目前事故责任表述不明确。善后赔偿是必须的,但对事故责任不能避而不谈。需要详细的技术分析,明确主要责任人及处理方式,并建立科学的防范措施。
学校作为组织学生实习的单位也有反思之处。根据报道,类似实习每年都会组织多次,现场参观学习已成为该校的教育实践课程。既然这是一种经常性行为,而矿厂企业一般都有危险环境,安全教育不能缺失,应加强相关教育培训。
脆弱的“格栅板”直接导致了这场悲剧,但真正的原因是对安全生产的防范意识不足。生命只有一次,这是一堂沉痛的生命安全教育课。特别是暑期实习、研学活动高峰期间,务必吸取教训,强化系统性安全意识,防止悲剧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