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东北大学6名学生在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乌努格吐山铜钼矿选矿厂参观学习浮选工艺过程中,因格栅板脱落坠入浮选槽。经全力施救,6人被救出后,医护人员确认已溺亡,另有1名老师受伤。掉入浮选槽的危险性和格栅板为何脱落成为公众讨论的焦点。
涉事企业事后发布声明表示,公司领导高度重视,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前往现场组织处理,并按相关程序上报当地政府各相关部门,目前各项处置工作正有序进行。公司对遇难者表示沉痛哀悼,对伤者和遇难者家属表示诚挚慰问,并对此产生的社会影响深表歉意。
据媒体报道,涉事矿厂已停产。遇难者是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学生,此次是学校组织的实习活动,要求该专业大三升大四约五六十名学生参加,与毕业要求挂钩。一名教职工表示,此类参观学习学校已经组织多年,以往一直很安全,没想到今年会发生意外,校领导和相关老师已经前往现场对接处理。
一名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学生透露,他曾去过事发选矿厂,平时浮选区员工有二三十人,实习参观时学生和老师比浮选车间员工多。如果是7个人站在格栅板上,板子可能会受不住。浮选槽的垂直高度有十几米,里面是矿浆,人掉进去动不了。遇难者是大三本科生。
业内人士解释,浮选槽中的矿浆由磨碎的矿石、水和浮选药剂混合而成,其密度比水大,人掉进去会往下沉,难以露头。矿浆中含有悬浮物、化学药剂和重金属离子,具有腐蚀性和高温风险。人掉进浮选槽里很难游出来,基本没有生还的希望。
西部某高校选矿类专业毕业10年、在选矿厂工作多年的何先生解读称,选矿类专业需要参观几家选矿厂才能完成毕业设计。在校期间,他参观过铁矿、镍矿、金矿等选矿厂。选矿厂内最危险的是破碎、球磨车间,而浮选车间是选矿厂最关键、核心的区域。车间内有粉尘、气体、噪声等污染,需戴防护口罩进入。
何先生表示,浮选槽是一种以浮选方法进行矿物分离的主要设备,底部有搅拌装置。矿物经过破碎、球磨后,进入浮选环节,加水稀释,再加入浮选药剂,让矿物具有脱水性,浮出泡沫。一般加水稀释的矿浆是常温的。人站在格栅板上向下观测,主要观察浮选槽里泡沫的现象。人掉进较大的浮选槽里会被搅拌装置撞骨折,吸入矿粉,呼吸困难,很难出来。
格栅板为何脱落引发热议。何先生认为,格栅板上的人掉入浮选槽是概率极小的事,可能是因为格栅板周围的卡扣或连接处出了问题。涉事矿企曾在今年7月召开安全生产委员会会议,强调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并完成了多项改善作业环境的技术改造项目,消除现场安全隐患。职工提到,分离浮选岗要接触硫氢化钠药剂,每天的工作包括巡检设备、测量药剂及其浓度、测重矿浆浓度、观察泡沫现象、取样测样,根据现象及指标进行风量、液位、药剂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