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台湾地区将举行前所未有的首轮“大罢免”投票,选民将决定包括24名国民党“立委”和新竹市长高虹安在内的25件罢免案。在罢免投票前一天,国民党高层走上街头进行最后的冲刺。台“立法院长”韩国瑜表示,台湾已到最危险时刻,呼吁民众投下反对票,抵制这场不公不义的大罢免。
为了应对大罢免,国民党与民众党联合发起“以罢制罢”,但因联署份数不足等原因无一成案。6月20日,台“中选会”宣布24名国民党“立委”罢免案成案,并定于7月26日投票。随后,又有几名国民党“立委”的罢免案成案,将在8月23日投票。依据台“选罢法”规定,罢免投票需符合两项条件:同意票数多于不同意票数,且同意票数须达到原选举人总数的1/4以上。一旦罢免成功,被罢免人将立即解除职务;若未通过,则该人在剩余任期内不可再被提案罢免。
岛内分析指出,此次民进党发动大罢免的主要目的是夺回对“立法院”的控制权。作家洛杉基认为,大罢免的真实意图是让民进党独裁,提升军备预算讨好美国,挑衅对岸,制造两岸紧张局势,为“台湾独立”寻找借口。为了赢得大罢免,民进党采取了多种手段,包括召开宣讲会、抛出抗中措施、搜查国民党地方党部等。赖 清 德启动所谓“团结十讲”并进行军事演习,试图为大罢免造势,但其做法引发强烈反对。
国民党列举绿营可能采取的“十大奥步”,如利用赌盘信息引导选战方向、制造虚假外交突破等。《联合报》称,罢免团体结合民进党,在最后关头不断火上浇油,打“恐中威胁牌”和“错误信息牌”。知名音乐人罗大佑批评这次罢免是“赖皮罢免”,台大哲学系退休教授林火旺也警告,如果一个政党为了一己之私不惜愚民、制造社会对立,终将在历史长河中遭唾弃。
《联合报》社论指出,尽管反对大罢免的民众占多数,但许多人未必前往投票,因此投票率将决定结果。一旦民进党再度掌控“立法院”多数,势必会在“立法院”为所欲为。国民党“立委”洪孟楷表示,如果不能挡下大罢免,民进党尝到甜头后,未来几年可能会继续复制这种做法,导致社会更加撕裂。《中国时报》评论称,赖 清 德上台以来动用检调大肆搜查、侦讯、羁押及起诉民众党前主席柯文哲等人,企图动用40%选票合理化其歼灭反对势力之心。陆委会前副主委赵建民则认为,大罢免背后隐藏着“‘台 独’建国”的企图,但这只会带来灾难。联合新闻网称,无论结果如何,执政者都将面临一个伤痕累累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