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名大学生在内蒙古企业参观学习时不幸坠落溺亡,事故引发广泛关注。事故发生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政府成立了由市应急管理局牵头的联合调查组,成员包括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内蒙古局、教育厅、公安厅及东北大学。
初步调查显示,事故直接原因是浮选槽上方钢格栅板一侧固定角钢焊缝存在陈旧性裂纹,在集中载荷作用下瞬间断裂,导致整块格栅板翻转脱落。涉事企业在2月份虽对格栅板进行过局部更换,但未对全部焊缝做无损检测;事发平台日常承载标识缺失,未限定同时站立人数;学校与企业签署的教学实习安全协议也未明确现场监护、限员和应急流程。
目前,涉事车间全线停产整顿;企业分管安全副总经理、车间主任以及当日监护人员3人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东北大学暂停所有赴矿山现场实习,并成立家属善后专班;企业与学校已同6名遇难学生家属取得联系,协商赔偿事宜。后续会公布最终调查报告及追责名单。
这起悲剧暴露出安全防护链条的多处断裂。浮选槽作为选矿工艺的核心设备,内部充斥着高速旋转的叶轮、滚烫的黏稠矿浆及化学药剂,仅靠一块格栅板作为安全防护显然不足。企业日常巡检和设备维护不到位,安全管理敷衍塞责,对安全风险置若罔闻。
高校在安排学生前往高危企业实习时,没有充分评估风险,也没有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提供足够的安全保护措施。这些疏忽导致学生置身于危险之中。
涉事企业并非首次暴露安全问题,此前多次被发现安全隐患并受到行政处罚。监管部门的处罚未能有效阻止悲剧发生,反映出安全监管存在明显漏洞。
提级调查有助于更快速、全面、深入地查明事件原委,回应公众关切。现有通报中将事件描述为“溺亡”,引发了网友质疑。浮选槽是极度危险的工业设施,落入者几乎没有生还机会。年轻生命的逝去不应被轻描淡写,应直面事故严重性,公开准确通报细节,展现严肃态度,同时关注受难家庭的人文关怀和公众知情权。
通过这起悲剧,推动行业安全标准升级,让企业重新审视生产现场的风险管控至关重要。安全警钟需长鸣不懈,每个人都应以担当之责筑牢安全防线,履行安全责任,避免无辜生命再成底线失守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