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对巴西的贸易霸凌不断加码,且在多个领域重拳出击。7月9日,特朗普政府宣称美巴贸易“极不公平”,再次提高了对巴西加征关税税率,从10%直接增加到50%,自8月1日起适用。巴西将成为迄今被美国征收最高关税的国家。
此外,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7月15日宣布对巴西发起“301调查”,重点审查巴西即时支付系统Pix。7月18日,美国又以巴西当局对其前总统博索纳罗进行非法检举为由,撤销多名巴西法官及家属的赴美签证,并要求巴西立即停止针对博索纳罗的“猎巫行动”。面对美单方面关税勒索、贸易霸凌和政治胁迫,卢拉政府态度强硬,行动果断,决定启用《经济互惠法案》,根据对等原则对美国进行反制。此番美巴间经济外交风波将如何体面收场,各方仍在谨慎观望。
特朗普此次对巴西打出“组合拳”,不惜下重手、下狠手,是典型“经济工具武器化”操作,实质是以经贸手段实施政治讹诈,其背后暗含多重战略考量。
其一,壮大极右翼政治声势,压缩左翼施政空间。有“热带特朗普”之称的博索纳罗在上届巴西大选中以微弱劣势败北,如今有意再次角逐2026年总统竞选,但目前因身陷司法调查被暂时取消参选资格。特、博二人私交甚密,均是全球极右翼阵营的代表人物,也是“保守派政治行动会议”的常驻嘉宾。在经历“第二次粉红浪潮”后,拉美政治光谱趋向左转,呈左进右退态势,左翼国家在体量和数量上出现跃升。在美国全球战略部署收缩和战略焦虑情绪上升背景下,为巩固其在西半球霸权地位及势力范围,特朗普政府亟需在拉美扶植更多亲美势力,建设更多支点国家。而巴西则是继阿根廷之后美国又一重点关注对象。
其二,打压“去美元化”进程,遏制金砖国家发展壮大,破坏全球南方团结协作。这次特朗普发起新一轮关税攻势,恰逢金砖国家年度峰会在里约落幕。卢拉作为“去美元化”议题的重要推动者,在多个场合公开抵制对美元依赖、呼吁实行本币结算和建立新的贸易货币。此举被特朗普视作对美在全球贸易、国际金融体系以及全球治理中主导地位的挑战。本届峰会上卢拉对美元霸权的抨击又一次刺痛美国政客敏感神经。卢拉直言“世界不需要皇帝”,不点名批评特朗普“关税大棒”,成为本轮美对巴加征关税的导火索。此外,特朗普威胁将对支持金砖国家反美政策的国家额外征税,暴露出美国对金砖阵营壮大的深层焦虑,希望通过施压巴西以实现“杀一儆百”效果,遏制新兴大国崛起,削弱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凝聚力向心力。
而此次卢拉选择正面“硬刚”的底气来源于巴西手中有牌可打。近年来,巴西一直推行贸易多元化政策,巴美经贸依存度逐年下降。2024年,巴西对美国的出口份额已骤降至约12%,而中国则凭借28%的份额成为巴西主要贸易伙伴。而且,在过去15年间,巴西在与美国的商品与服务贸易中累计逆差超过4100亿美元。因此,巴西也成为极少数对美国保持贸易逆差却被强征关税的国家。由此可见,美国所谓“不公平贸易”说辞没有事实支撑,其惩罚性关税政策更缺乏道义支持,是赤裸裸的贸易霸凌。与此同时,在技术操作层面巴西政府也拥有诸多选项,包括可能限制在巴西运营美企的股息支付、停止承认美国制药公司在巴西的专利保护、对美国大型科技公司征收数字服务税、收紧对美国公民入境巴西的限制等。但具体执行操作还需经过内部复杂讨论,权衡各方利弊。
可以肯定的是,当前巴美关系中的结构性矛盾正愈发突出,必将加速巴西全球战略的“向东转”“向南看”。一方面,特朗普政府秉持“美国优先”理念,执意推行单边主义、孤立主义和霸权主义,同巴西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诉求存在根本分歧,双方矛盾难以弥合。另一方面,此次关税危机恰是巴西深化与金砖国家合作、推进全球南方战略协作的重要契机。作为全球南方的重要代表,巴西在面对美国关税施压和政治胁迫时,应保持战略自主,坚定维护国家利益。这将深度考验巴西政府及卢拉本人的政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