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大战以一种戏谑的方式开场。打工人难得有机会薅资本羊毛,一边把奶茶塞满冰箱,一边调侃自己成了商战的最大受害者——长胖。平台方也用“擦枪走火”来形容这场大战的开端,原本没打算开战,却意外地打起来了。随后,0元购和免单券铺天盖地而来,骑手们围着奶茶店转。网友们觉得好笑,形容这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鸡蛋要领”。直到摇奶茶的店员干不动了,外卖员开始冲进店铺自己做起了奶茶,点外卖变成了集体狂欢。
平台补贴了,商家爆单了,消费者得了便宜,这场大战一度看上去很美。一份份欢欣鼓舞的战报里,每一个数据都透着喜气。比如湖北某县城一个库迪加盟商的店,在京东、淘宝、美团的补贴下,从濒临倒闭到每天订单从几十杯上涨到几百杯。
然而,在空调房里痛快饮下冰咖啡、冰奶茶时,很少有人想过:手里的低价外卖,到底是谁在买单?多位餐饮店老板表示,那些低价订单中,平台的补贴只占10%~30%,剩下的大部分由商家承担。再加上配送费,商家面临增收不增利的尴尬局面,忙得脚不沾地却依然亏钱。
一航是某一线城市的茶饮大加盟商,投资了多个品牌。他发现,虽然单日销量超过了1000杯,但随之而来的罚款、隐形成本让他难以承受。瑞幸的品控严格,稍有不规范行为就会被扣分罚款。员工们忙得不可开交,还得随时应对经理的检查。爆单时,员工如果没拿住杯子掉地上,按照规定要立刻捡起丢掉,但这会浪费一分钟时间,员工根本挤不出时间去处理。一航不得不为员工承担罚款,以免他们辞职。他感慨,这段时间缺人,希望员工能撑过这场大战。
陈桐在安徽经营两家卤味校园店,门店线上订单占比很高。他发现,外卖大战一开始,库迪的单量涨得非常猛。为了吃到第一波红利,他们区域50多家门店申请上线京东,卖得很便宜,转换率非常高。虽然现在学校放假单量下降,但他对暑假后的增长仍持乐观态度。
许小喵是银流咖啡和沙野轻食的创始人,她发现7月过后很多加盟商告诉她门店爆单了。泼天的流量下来,运营能力是否能接得住是个问题。有的爆单门店做错了、做漏了,甚至员工累得辞职。不过,银流咖啡吃到了外卖大战的红利,营业额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0%。
猴哥是一名广州的餐饮设备回收商,他表示7月初突然有很多餐饮店打电话让他收设备,说扛不下去了。他从未感受到如此高密度的集中式倒闭。火锅店和正餐店成为第一批倒下的商家,因为这些店不太做外卖,而外卖大战让顾客宅在家里点外卖。一些粉面店和猪脚饭店还能再熬熬,因为他们做外卖频次高,有一定的刚需用户。
冰果在西南某地级市经营两家茶百道,她感到巨亏。作为下沉市场的商家,优惠率逐渐增加,从以前的12%~15%提升到今年的35%。尽管平台会给一些微不足道的补贴,但商家还是面临巨大压力。她想关店,但丈夫还想再坚持一下。她感叹,个人无法改变市场,平台只能管大盘运营,商家能否生存全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