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WAIC)现场,宇树的展台被观众层层包围。几乎所有人都举起了手机,想要拍到G1机器人在展台和人类搏击选手进行打斗的画面。虽然宇树昨天公布的新品R1并未出现,但3.99万元起的售价也引起了现场业内人士的讨论。宇树相关负责人表示,R1当前已经可以接受预订。
在宇树附近的魔法原子展台,拥有24个自由度的MagicBot Z1也在展示“倒地起身”“下腰”等高爆发、大幅度动作。Z1在七月初刚刚发布,魔法原子销售总监田罡表示,这款人形机器人有七个SKU,并且会着重设计一些交互等感知的差异化优势。魔法原子的研发负责人陈春玉提到,Z1搭配了发达的视觉和触觉感知系统,在设计SKU时准备了高度模块化的设计构型和运控能力。对于行业内一些更低价格的机型,陈春玉表示不会感到压力。
根据已披露的信息,尽管宇树没有公布R1的身高,但是25千克的体重比此前G1的体重减少10千克左右。一位WAIC现场的机器人行业从业者猜测,宇树可能会做一些“减配”的动作来砍掉成本。另一位业内人士则认为,宇树降价可能是为了“冲销量”,毕竟宇树已经开始进行上市辅导,财务报表需要好看一点。
陈春玉表示,人形机器人当前发展还早,希望整个行业一起努力,把盘子做起来,而不是一味打价格战。从场景应用落地角度考虑,魔法原子已经在今年逐步补齐了包括MagicDog W机器狗产品在内的双足、四足全形态的机器人产品,除了工业场景之外,也瞄准了商业化落地更快的商演、导览等场景,加速商业闭环。
同样在宇树附近的傅利叶展台,“动静”则更小一些。人形机器人GRx系列第三代产品GR-3首次在公众面前亮相。和其他通体包裹金属的机器人不同,GR-3通体呈现米白色,触摸手感柔软。傅利叶相关负责人表示,GR-3主打陪伴和交互,皮肤用的是意大利进口的超跑级别环保覆材。当抚摸GR-3肚子的时候,GR-3的眼部显示屏会亮起星星状的图案,用以表达喜爱的感情。在构型设计上,GR-3的高度放低至一米六五左右,这个设计调整是为了“减少和人交互时的压迫感”。
在GR-3的后方,傅利叶还展出了其在康复医疗领域的相关产品,包括外骨骼和前两代人形机器人等产品。针对康养场景,团队主要设计了五个训练交互模块,导诊咨询、认知康复训练、上肢康复训练、运动功能重建以及远程康复。截至目前,傅利叶“智能康复港”已在全国范围内落地超300家案例科室,覆盖省、市、县及乡镇社区卫生机构,服务患者累计百万余人。截至今年1月,傅利叶机器人产品已经累计出货至10000台。
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在宇树R1新品发布视频的最末,宇树用加粗的大字写着“先运动再干活”,又用小字在下方补充:“运动的多样性是干活的先决必要条件”。傅利叶相关负责人坦言,表演和干活是当前机器人业务的一体两面。技术创新本身跟应用场景是分不开的,跳舞也是技术的一种呈现模式,而且是公众能够很快“看懂”的模式。看得见的动作是表演,看不见的是对真实场景的试探与布局。傅利叶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团队的目标是实现300台人形机器人的交付。